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学术信息

园艺学院举办滨海盐碱地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产业发展研讨会

时间:2012-09-11 来源:园艺学院

9月2日,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邀请山东省蔬菜专家顾问团到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毛坨村对学校实施的“滨海盐碱地设施蔬菜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进行考察调研。

省蔬菜专家顾问团团长何启伟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秀峰教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副所长焦志高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魏珉教授,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王然教授,副院长王富教授、山东省利津县副县长刘朝君、汀罗镇党委书记王泽武、镇长王立军及课题组成员等同志参加了调研活动,参会人员考察了青岛农业大学无土栽培基地,对盐碱地日光温室结构、种植的蔬菜作物、有机基质栽培模式进行了现场调研,研讨滨海盐碱地高效设施农业发展问题。

何启伟主持了研讨会。会上毛坨村党支部书记张玉亭介绍了该村与青岛农业大学开展的校地合作历程和项目实施后取得的主要成果,并认为该合作模式可以作为校地合作的典范,是当前形势下科技进村、促进新农村发展的最佳模式。项目负责人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杨延杰副教授介绍了项目来源、研究内容、存在的问题和进展情况,认为现阶段是项目技术推广的上升时期,推广前景非常广阔,为保证技术顺利推广,还需要解决资金投入少、组织化程度低等障碍,同时解决设施结构单一、造价高、结构参数不完全合理,以及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基质成本高等新问题。

与会专家肯定了学校在东营毛坨村开展的工作,认为开展的相关研究内容、研究选题方向是正确的,并高度评价了教师吃苦耐劳的服务精神。何启伟认为这项技术不但对开发滨海盐碱土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具有保障良田,避免菜粮争地作用,建议立足利津,面向东营、推广到山东乃至全国,加快新成果推广力度。王秀峰院说:“真没想到,你们的工作这样扎实,在服务农村的技术研究方面确实卓有成效,你们在黄河三角洲工作已经走在全省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前面”。焦自高在肯定的同时,提出加快开发研究成果,形成技术标准和规模化开发的建议。刘朝君承诺在项目、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项目研究开发,并提出加快推广该项技术到非项目区的要求。王然、王秀峰还提到中青年教师应当走出去,到农业生产前线选题,为农业生产服务,提高业务水平。

作者:杨延杰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