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社科理论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在府新大厦召开。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绍军,青岛市社科联主席、社科院院长徐万珉参加会议。
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学者、青岛市哲学学会副会长、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贾乐芳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从理论自觉到实践自信”主题演讲。主要观点刊登在11月21日的《青岛日报》上。
贾乐芳指出,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中国改革开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一是将“科学发展观”上升为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理念进行反思的结果。“科学发展观”上升为指导思想,体现了党在理论上的自觉性和实践上的坚定性,体现了党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时俱进和坚持辩证法的精神。二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从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到制度自信,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和对世界的独特贡献。三是完善了“五位一体”的社会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建设”到“建成”,从对过程的描述到对结果的承诺,体现了党对事业的忠诚和魄力,对执政能力的自信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四是明确了“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报告给出了文化强国的明确指向,这既是文化理论上的自觉,更是文化实践上的自信。文化自觉的本质是民族自觉,文化自信的本质是民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