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
1. 黄瓜生物学的基因组学基础(张忠华)
2. 蜂王浆主要蛋白MRJP1的结构及其功能研究(田文礼)
3. 小麦与条锈菌互作机理(王晓杰)
报告时间:6月14日(星期日)15:00—18:00
报告地点:学术会馆第一报告厅
主办单位:研究生部(处)
专家简介:
张忠华,男,1979年8月出生,博士,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首席,生物技术研究室副主任。
在Nature、Science、Nature Genetics等期刊共发表SCI论文31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360,共被引用1700余次,其中(并列)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Genetics(2篇)、PNAS和Plant Cell等杂志发表11篇,编写了美国Science Publishers出版专著的两个章节。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国家973和863计划子课题。
田文礼,男,博士,副研究员,“蜂产品加工与功能评价”创新团队科研骨干,北京中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要从事蜂产品贮藏加工过程品质变化机制与控制、蜂产品活性成分提取与鉴定、蜂产品营养功能评价研究。
获中华农业科技奖科研类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鉴定成果2项,成果评价1项,授权发明专利11项,主编和参编著作5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
王晓杰,男,2001年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原莱阳农学院)园艺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陕西省青年科技标兵,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植物病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保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主要围绕小麦条锈病,开展病原菌致病性及其变异的分子基础、寄主与病原菌互作机理及寄主抗病性等研究。近五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以及国家"973"计划子课题、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子课题、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人才专项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
近五年,在The Plant Journal、Nature Communications、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40篇;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