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宋希云出席学术交流会,对与会专家、领导的到来表示欢迎,向大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状况,着重对我校优质水禽研究所的发展情况及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介绍。
张洪本在交流会上指出,山东水禽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同时存在着起步晚、饲养方式落后、良种体系不健全、产业链条技术组装体系不完善、联结基地和大户的龙头企业较少以及地方品种开放利用不足等众多限制发展的因素。他提出,在今后发展中,应加强水禽良种补贴制度建设、加大政府扶持政策、加强标准化龙头企业建设、加强水禽产业配套技术体系研究、重视水禽产品的消费宣传以及加强地方品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另外,对我校优质水禽研究所以
侯水生研究员对山东水禽业的快速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并指出,目前水禽业应在饲料营养方面数据的提供,饲养方式等问题的解决上多做工作。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利用地方品种,发展优势食品工业。
会上,国家现代水禽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养殖研究室主任、青岛农业大学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我校优质禽育种基地——高密银河润雁鹅业有限公司。
据了解,国家现代水禽产业技术体系于今年2月在北京启动,由国家水禽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遍布全国水禽主产区的14个综合试验站构成。国家水禽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设立1个首席科学家岗位、4个功能研究室和15个科学家岗位。功能研究室包括遗传改良与繁育、营养与养殖、疾病综合防治、环境控制与综合。功能研究室以研究室主任所在单位为建设依托单位。由我校
国家现代水禽产业技术体系每五年为1个实施周期,首期投入为7500万元,每年1500万,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挥水禽产业资源综合优势、加快水禽产业科研成果转化、提升水禽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最大规模投入。未来五年,该体系将重点从品种、饲养、饲料、疾病、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及科技示范工作,涉猎水禽养殖、肉类深加工、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的一系列产业标准也将全部建立。
王宝维教授(中)陪同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侯水生研究员(左)参观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