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学子风采

纪念校报1000期:张蕊:这座温柔的灯塔

时间:2020-10-20 来源:宣传部

今年是我进入大学的第三年,也是在记者团的第三年。大三担任学生编辑伊始便迎来了校报的第1000期,内心感到十分荣幸,而能够代表在校的学生记者写下这篇感言,我更是觉得下笔如有千斤重。

如果说每个人的大学都需要一个灯塔,那么我相信,对于每个学生记者来说,校报记者团就是这样照亮前行之路的存在。在网络通讯飞速发展的时代,校报固执又温柔地坚守着,这是校园媒体人的初心和向往。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大一进入记者团的第一次例会上,杨老师说要做有温度的学生记者,写下有温度的文字。

第一次采访的记忆依然很清晰。采访提纲与他人的相比十分稚嫩且缺乏深度,需要提前做好的准备也并不充分,2019年4月份的春季招聘会上还是大一萌新的我仍感到迷茫与胆怯,只好跟在学长身后,不太熟练地采访企业负责人。虽然最终那篇报道登上了校报,我的名字也在作者那栏的最后被印成了铅字,但实际上我写的部分并没有多少被用上。从那时起,我就在心底暗自许下承诺:一定要写出问心无愧可以上报的稿件。

就这样我开始懵懂地学习,在一次次采访中历练,逐渐摸索着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记者。在这路途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帮助我良多的学姐学长。标点、病句、错别字……详细的修改批注令我不再仅关注总体框架,也意识到细枝末节的重要性;段落、语句调整令我眼前一亮,开拓更广阔的思维。有时一篇稿件会反复修改三四遍,正是严格认真的要求促使我不断进步。从胆怯迷茫到淡定从容,是我在校报成长的轨迹。简单的词语背后,是无数个亮灯的深夜与数以万计的稿件字数。

校报督促我努力与上进,促使我积极地争取写稿机会,鼓励我改掉拖延的毛病。每次采访优秀的人时除了了解并记录他们的闪光点,也暗自要求着自己向他们学习,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反思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担当与责任,更应该严格地要求自己。有时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写出问心无愧的稿件,但只要看到校报,心中就会莫名燃起一股力量。

校报是校园的窗户,它记录着学校中的人和事,同时也在记着。它让更多人看到校园的美好,让更多人听到校园的声音。而学生记者,就是寻找亮点的眼睛。采访优秀教师,体会他们的真诚与用心;采访优秀学生,身边人的故事是最有效的激励;采访毕业校友,传达深厚的母校情结……严肃的学术会议中,我们学习治学严谨的精神;青春肆意的运动会上,我们描绘出活力四射的身影;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我们记录大学生活的有趣充实……

也许有人认为校报的撰写编辑工作很枯燥或是繁琐,其实不是的,因为我们心中有对于文字的认真与热情。无论是学长学姐,和我同一级的伙伴们,还是学弟学妹,都对学生记者这个身份有着认同感与幸福感。在整理毕业优秀学生记者的稿件时,他们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校报的热爱,对当时志同道合的朋友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的时光的怀念,都令我感慨校报强大的凝聚力。

回首校报走过的1000期旅程,每一期的顺利出版,都离不开老师与学生记者的认真与负责。他们像星星,交相辉映着。我只是学生记者中的普通一员,也一直渴望并有幸沐浴到了校报的光辉。与校报的故事未完待续,我希望在之后的路途中,能与大家一同继续热爱校报、热爱文字,继续传承一代又一代校报人的精神,让校报越来越好。

作者:校报学生记者团团长 张蕊 编辑:曲天泽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