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0
董洁,曾任校报记者团副团长,2011级人文社科学院学生、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政治部。
毕业5年,因为种种原因很遗憾没有回过青岛、回过母校,时值校报第1000期出版,在此诉诉衷肠,让我的文字时隔5年后再次出现在校报上,也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2018年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北京,考入了大兴区人民检察院,目前在政治部工作。虽与记者工作联系不再紧密,但四年的学生记者生涯对我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
梦回青农,点滴印记
与校报大学生记者团初相识,是在百团纳新的现场。从小便对记者怀着无限憧憬的我,马上就报了名,而后通过笔试,面试,一路心情忐忑,终于在2011年10月份加入了记者团这个大家庭。回首过往,便愈发现加入记者团是大学期间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从第一次将自己的心情写在word里,然后被印刷成黑色铅字开始,看似波澜不惊的我早已内心澎湃。大一时,跟着师父观察招聘会现场,采访优秀学生团队,以及戴着“记者证”在运动会现场为运动员呐喊,记录他们的热血青春,时至今日,回想那一幕幕场景都令我无比兴奋;大二,开始带着小徒弟采访,而这也是真正成长为一名学生记者的转折点。带徒弟写通讯,策划专题,写随笔,正是那段时光让我意识到采访的美妙与写作的喜悦;大三,担任记者团编辑和副团长,除了写稿改稿,还要组织记者团的纳新、培训,每周组织开例会,进行头脑风暴……
在记者团的时间里,有太多“第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第一次采访时的紧张,第一次写策划书的决心,第一次组织开例会,第一次从学校到社会,体验做记者的辛苦……在记者团这个大家庭里,我在不断成长的同时也见证了记者团的成长。从大一开始,校报就不断有新栏目增加,如“职场点睛”“学子感言”“新生有话要说”,这些新栏目的开设,不仅给学生记者更多施展写作才能的机会,而且使校报内容更加丰富、有趣。“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去年2月周老师来北京开会,短暂相聚间了解到我校融媒体中心逐步向好发展,为每位融媒体人点赞。
笨人一个,但坚持总会有收获
我向来认为自己是个笨人,性格在做记者方面也不具备优势。“你在简历上说你的性格很安静,但是我们记者需要与人交流,那怎么办?”“性格是活的,我以后可以慢慢去改变嘛!”还记得记者团面试时,面试老师问到了我的性格问题,紧张的我只用一句话做了解释。本以为会被刷掉,可幸运的是自己被录取了。大一时,除了学习,我的课余时间几乎全部用在写稿上,当时的自己没有想太多,只是一直秉承一个信念:记者团接纳了我,我一定要好好表现,做一名出色的学生记者。
大一下学期,对我而言,是最为关键的一段时间。刚开学的那几周,我的积极性依然高涨,每周坚持写稿,可是眼见同级学生记者的随笔、校园表情、通讯都上过报纸,而我依然默默无闻,强烈的对比让我感到失望,甚至萌生了退出记者团的念头。“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我犹豫彷徨时,我的一篇文学稿上了四版,随后,又有学姐带我写通讯、专题,随着名字在报纸上出现的次数增多,我的自信心也回来了。有时候为了多写稿,我会硬着头皮把自己可能做不到的任务揽下来,但最终结果总是做得不错,那时我便明白:人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很幸运的是,因为坚持,我在记者团找到了存在的价值,也有幸能在大三那年成为校报编辑和副团长。在此不得不提一下孙志文学长。刚加入记者团那会儿孙志文学长是团长,他的本专业并非新闻传播,可是因为喜欢摄影,便经常拿着相机在校园里寻找新闻点,苦练摄影技巧,毕业那年还在学校举办了个人摄影作品展。如今的他依然在岛城坚持自己的梦想,而他对梦想坚持的态度也是最令我敬佩的。
毕业5年,我经历了考研和考公,也在单位参与主持、演讲等活动,最终结果都不错,正是源于当初在记者团时种在心底的信念:虽然是笨人一个,但坚持总会有收获。
记者经历,让生命充盈而丰富
我一度认为,记者的经历就像一首多彩的诗。这首诗有完美的押韵,有美丽的开头,更有令人惊叹的诗尾,而我最关注的则是这首诗中间的内容。大学四年,我采访过太多优秀、独特的人物或团队,也了解了每个人物或团队背后的故事。比如我的朋友小唐,虽身体略有缺陷但生性乐观豁达,逢上短假长假就来个搭车旅行。对他而言,旅行最重要的意义是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重新认识自己;又比如我们专业的邵同学,利用假期去甘肃等偏远地区支教,力所能及地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去温暖和关怀。作为记者我们也可以去采访优秀教师、学霸宿舍、创业团队,在与每一个人的交谈中感受人格魅力、学习独特经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扎根社会的过程中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倾听群众呼声,体会做记者的意义……这一切,让我们的经历之诗更加多彩。
毕业之后没有再做过记者,但是离开校园的这些年,在人际交往抑或面对社会事件时,全面、客观、公正的态度与善良宽容的情怀,是我一直所坚持的。“采访的魅力在于交浅而言深,阅尽千百人的故事,我们的生命必将充盈而丰富”。
感谢记者团,教会我为人处世最真珍贵的品质。
毕业五年,致青葱的你们
以前每次在报社值班时,抬头总能看到题目为“轮回,又见青葱如我”的文章,那时总是能想到很多很多,想到最初进校报时的自己,想到自己的坚持,自己的想要放弃,想到亲如一家的记者团。做记者其实很辛苦,需要冒着严寒酷暑跑新闻,也需要熬夜绞尽脑汁编辑稿件,更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但是四年间我快速成长,写作能力、沟通能力逐步提高,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对人对事的看法也更为客观包容。与收获的这些财富相比,那些辛苦与坚持也微不足道了。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毕业已经5年,我仍然很怀念那个素面朝天、满校园采访的自己,也愈发确定加入记者团是我大学四年做过的最为正确的决定。“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希望此时身在记者团的你,梦想加入记者团的你,或者摇摆不定的你,都能够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坚持梦想。青葱的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