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校友风采

休言女子非英物 夜夜龙泉壁上鸣——邹积华

时间:2007-04-19 来源:校友风采录

三十年是一个什么概念?又有谁能把自己三十年的青春年华伴着孤独与寂寞献给默默无闻的农业研究呢?  
  她便是邹积华。
  邹积华,女,1953年12月出生,山东省牟平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农业推广研究员。自1975年8月从莱阳农学院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至2002年12月,原任烟台市牟平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2003年1月调入山东省烟台农业学校,现任科研办主任,从事科研、培训、技术推广等工作。

不悔的选择

邹积华同志在农技推广战线工作了近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里,她始终牢记服务宗旨,坚持改革创新,献身农业,服务农民,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中成绩突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在省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其间,邹积华本人获得区级以上科技研究推广成果奖21项,省、部级以上8项;承担国家、省级十五期间重大课题两项。被推选为全国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政府专家顾问团成员。

提高才是硬道理 

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社会效益是邹积华理念之一:
  为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尽快致富,邹积华同志带领有关人员积极争取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几年来,先后争取和承担了国家、省级科研推广项目18个,争取资金约8000余万元。在项目实施中引进优良品种15个,推广先进技术28项,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理念之二: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为农技推广和农民致富提供样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邹积华同志探索创立了“农技推广与产业结合、与企业联合,建立示范基地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新型推广模式,并建立起各种类型的试验示范基地,不仅示范了新品种、新技术、进行了实地培训,而且进行了多种作物的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的产业引导,成为全国的典范。
  理念之三:发挥科教、培训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邹积华同志在到农校负责科研、培训、技术推广工作的四年来,组织广大教职工上项目、搞培训、建基地,积极做好农业科研和农业新技术推广,特别是做好为农村、农民、涉农企业多方面指导服务工作。在烟台现代农业教育集团300亩实训基地建设和与莱阳市大夼镇宋村共建帮扶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各级领导的称赞。

汗水浇开成功花

近几年,由于成绩优异,邹积华同志多次受到国家、部、省、市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1999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烟台市市委、市政府授予烟台市科技功臣称号(十大功臣之一),被评为烟台市科技拔尖人才,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
  2000年获国家人事部、农业部一等功;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十佳优秀科技人才。
  2001年被全国“农村‘三个代表’教育领导小组确定为全国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先进典型(全国三人);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
  2002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予一等功,省农业厅授予“山东省农业科技教育十大杰出农技推广工作者”,被烟台市委、市政府授予烟台市“十佳文明市民”。
  2004年被烟台市委、市政府授予“烟台市优秀科技人才”,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村改革新闻人物评委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日报社等六家有关单位评选为2004年度中国农村改革新闻人物。
  2006年被山东省科技厅授予星火计划农村科技先进工作者。
  面对诸多荣誉,邹积华的反应依旧是默默无闻地工作,不同的是她选择了更加投入……
  这便是邹积华,一位看似平凡的莱农毕业生,却用三十年辛勤耕耘的青春书写了一番荡气回肠的英雄感言!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