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青岛农大2009级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圆满结束

时间:2009-11-06 来源:学工部(处)

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10月10日至11日集中对2009级6800多名新生开展了心理普查工作。本次心理普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两份量表对新生进行集体问卷测试。

心理普查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对全校新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全面、客观地分析掌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筛选出存在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四年的大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一学生经过高考的拼搏刚刚走入大学,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人际关系、人生目标都可能要面临调整,这本身就是对新生心理适应能力的挑战,也容易引发一些心理上的困扰。通过运用科学的标准化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使学校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预防和减少心理危机事件发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经过数据录入、数据分析与处理,目前所有工作已圆满结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撰写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报告,并制定了相应的心理辅导对策。

从本次测查结果来看,我校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素质状况基本与其他高校持平、略微偏低,但学生在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情绪调节、环境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也不容乐观。尤其是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家庭关系不和谐学生、溺爱型和强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学院要细致、深入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以及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心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保健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发生。帮助新生同学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对心理问题倾向学生跟踪、控制和干预,实现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早期干预和有效控制,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为建设和谐校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王翠春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