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
学校提出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目标与任务
7月20日,学校召开首届外事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李宝笃校长在会上讲话,总结回顾了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所取得的各方面成绩,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李宝笃校长指出,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现代大学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是我校提升办学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建设开放型大学的需要,也是学校所处区域经济环境的客观要求。他总结指出,近三年来,我校在对外项目合作、学术交流、中外合作办学、互派访问学者及留学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学校师生出国学习与交流日益频繁,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访问、任教与学习等交流不断增加,学校的合作办学之路不断拓宽,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平台日益增多。
李校长指出,我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学校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项目洽谈,努力促成项目合作,争取“十一五”末学校的中外教学、科研合作项目达到15个;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争取到“十一五”末使友好学校的数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10个;积极开展学生互派工作,到“十一五”末争取与2~3个外国高校达成互认、互换学分和互派留学生协议,累计派出各类学生达到200人次;积极推行教师出国轮训制度,通过到国外攻读学位、进修和短期培训等方式,力争经过3~5年的时间,使有国际教育背景的教师达到25%以上;加强外国知名专家、教授的聘任工作,争取到“十一五”末聘任外国知名专家和教授总数达到50名以上。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扩大招收规模,力争到2010年,在校外国留学生达到300人以上。
李校长同时提出了当前我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七个方面的任务。一是积极开展与国外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二是稳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三是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服务;四是加强出国留学工作,培养高层次、国际型人才;五是积极开展汉语语言培训,加强汉语推广工作;六是完善聘任外国文教专家和外籍教师的管理体制,加强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七是加强因公出国管理工作,提高因公出国考察效能。
会议由原永兵副校长主持,山东省教育厅外事处副处长孙祖兴,我校领导周学宝、张铭锦、戴洪义、宋希云、刘军国、刘国秋、王伟、李欣章出席会议。学院代表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吉清教授、教师代表李保华教授分别在会上发言,交流了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经验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