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教师节,也是青岛农业大学2012级新生开学的日子。在这一天,7237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共聚一堂,参加在虹子广场举行的开学典礼。校领导程玉海、李宝笃、刘国秋、刘军国、王伟、李欣章、马端忠出席典礼。副校长刘军国主持典礼。
校长李宝笃致辞。他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科研教学成果、师资队伍等情况,希望同学们珍惜美好时光,好好把握大学这一重要的人生阶段,用勤奋和汗水描绘自己绚丽多彩的青春画卷。他向同学们阐述了“大学是什么”、“为什么上大学”、“怎样上大学”这三个问题。
李宝笃说,大学的价值不容置疑,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大学以其师资、设备、图书、基地等办学条件,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训、社会实践,培养人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从事某一领域工作的能力,从而使接受大学教育的人获得职场上的竞争优势。从更深的层面来讲,大学将以它渊博厚重而又富有活力的文化积淀和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人格、锤炼品质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只有在大学校园才得以存在。
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当今时代,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而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不能不引发我们每个人的思考。如果大学生都把上大学的目的仅仅定位于找个好工作,仅仅为了个人的发展,那么,大学生活将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我们的大学仍将无法培养出杰出人才。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历史也一再证明,青年只有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联,才能大有作为。”因此,为民族振兴与国家富强而上大学,应该成为每一名青年人的无悔选择。
李宝笃对新生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学会做人,努力成为敢于担当的人。古人云:“德教为先,修身为本。”只有良好的人品,才能铸就崇高的人格魅力;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才会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创造人生的辉煌。希望同学们进一步弘扬中华美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加强文明修养,锤炼品德意志,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谦谦君子,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敢于担当的人。二是刻苦学习,努力成为博学多才的人。在今天这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个基本要求,而学习能力则是高素质人才的一项基本能力。希望同学们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大学时光,沉下心来,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敬畏学术,做一个爱学习、会学习、善学习的人。三是要积极探索,努力成为勇于创新的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国家和民族赋予大学的神圣使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是高素质人才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社会竞争最重要的智力资源。希望同学们在课堂学习的同时,认真完成各个阶段的实验实训和社会实践任务,积极参加学校和所在学院组织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创造条件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在各种学习实践活动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有所建树。 四是阳光乐群,努力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完善的心智、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较强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这些非智力因素往往成为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希望同学们在重视专业学习、道德修养的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身体素质;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参加班级、学院、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学会沟通表达,学会关爱他人,保持积极向上、阳光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做一个热爱生活、幸福快乐、全面发展的人。
教师代表刘焕奇教授,老生代表王兴丽、新生代表亓文熙分别在典礼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