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青岛农业大学更加美好的明天
——2009年新年献词
党委书记 周学宝 校长 李宝笃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又走过了不平凡的2008年,迎来了充满无限生机和希望的2009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向一年来在学校各个岗位上辛勤耕耘的全校教职员工,向大力支持学校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刻苦攻读的莘莘学子,向时刻关注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海内外校友,致以新年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恭祝大家新年进步,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回首2008,我们感慨万端。
中国的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2月抗击冰雪灾害,5月抗震救灾,8月北京奥运,9月神七飞天,12月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一件件一桩桩,大悲大喜。这一年,大自然以不可抗拒的威力震慑着中华大地,中国人民却以无比的坚强与智慧,让这个世界重新温暖与亮丽了起来。
青岛农业大学的2008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5月18日,青岛农业大学正式揭牌,学校以崭新的面貌,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一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内涵发展为核心,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实现了新的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学科建设进一步优化。学校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调整了学科结构,由原来的19个学院调整为14个,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成立了全国首个合作社学院,填补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空白;作物栽培与育种学获准设置“泰山学者”岗位,使我校的泰山学者岗位达到了2个;启动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使我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增加到2个;应用真菌实验室建成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新增了3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点。
——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成效显著。学校成功实现了按大类招生,并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建成了设备总值400多万元的省级骨干学科项目——化学实验教学中心;5项省级教改项目全部通过验收,校内有55项教学成果通过验收;我校学生在2008年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竞赛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2008年共引进专职教师49名,其中博士22名,硕士27名;有2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
——科学研究又有新突破。全年共获得国家级课题45项,总经费3700多万元,其中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经费427万元;主持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47项,经费670多万元,另有厅局级科研项目39项,横向科研项目25项;全年共获得科研奖励32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6位教授获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的科学家岗位。
——对外合作交流迈上新台阶。与韩国昌原大学合作举办了两届CEO培训班;与韩国首尔大学建立了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合作交流关系;接受了来自5个国家的100多名留学生;新增了与德国安哈尔特大学的联合办学项目;举办了我校首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校、院两级管理职责,缩小了管理跨度;规范了劳动用工,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加大了节约型校园建设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提高了管理质量和效益。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深入开展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活动;在全校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完成了第二轮干部竞岗和调整工作;举办了全校处级干部培训班;成立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进一步优化了育人环境,加强了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全校师生员工的心血和汗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上级领导的指导、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的结果,我们对支持、帮助学校事业发展的所有同志、朋友永怀感激和敬意。
2009年已经来临,这将是充满挑战、催人奋进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山东省委“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的工作基调,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按照校党委提出的“五个着力”的要求,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布局,实施“科研强校”战略,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办学的国际化水平,扩大对外合作、交流与服务,努力构建现代大学管理模式,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春天的脚步已经临近,希望的风帆已经扬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大力弘扬“莱农精神”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齐心协力,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共同迎接青岛农业大学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