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李宝笃,副校长宋希云、王伟到供需见面会现场,与用人单位、毕业生进行了交流。
此次供需见面会由我校与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举办,参会单位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辽宁、福建、重庆等17个省市,所提供的岗位涉及农产品加工、医药、机械制造、金融、管理、营销、外贸、建筑工程、园林设计、文秘、电子信息、计算机、广告、平面设计等数十种职位。
记者在现场采访发现,除了学习成绩与专业素质,毕业生的吃苦耐劳能力成了许多用人单位选拔的重要因素。来自天津的一家用人单位负责人表示,他们单位每年都来我校招聘,看中的就是我校毕业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勤恳稳重的作风。青岛一家建筑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只有勇于吃苦、乐于吃苦,才能快速的成长、成熟起来。此外,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也很受一些单位的青睐,不少单位在招聘简章上明确表示,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优先考虑。这些单位招聘人员介绍说,他们除了要求专业素质过硬,还希望毕业生有良好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我校2010届毕业生共有586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34人,本专科毕业生5632人,涵盖了学校农、工、理、经、管、文六大学科门类共计90个专业。为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自去年以来,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了以中小型和日常招聘活动为主、兼顾大型招聘会和网上招聘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招聘活动。据了解,仅去年12月6日举办的2010届毕业生首场大型供需见面会,就有738家用人单位到会,为毕业生提供岗位15000多个。随后又举行了一系列的各类专场招聘会和日常招聘活动,加上此次供需见面会提供的岗位数,我校已累计为2010届毕业生创造了近4万个就业岗位。
据介绍,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围绕“一个突出、两个提升、三个强化、四项落实”力推十项举措多渠道、多形式、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指导服务活动,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就业教育指导长效机制,使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校还先后与潍坊、青岛等就业主管部门和青岛软件园、烟台众德、青岛正大、山东高端(济南)等近200家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的教学科研与就业实践合作关系,使就业实践与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了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交流,提高了双向选择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