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2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校孟昭礼教授作为一名获奖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黄菊、李长春等亲切接见了与会代表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由我校孟昭礼教授主持的“‘银果’和‘银泰’农用杀菌活性的发现与应用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我校科研获奖历史上所获得的最高级别的奖励。
“‘银果’和‘银泰’农用杀菌活性的发现与应用研究”在仿生合成过程中,首次发现“银果”和“银泰”作为农用杀菌剂的应用价值,并实现了产业化;工艺流程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收效高,且化学性质稳定,“三废”少并可有效治理;该杀菌剂为广谱、内吸、高效、低毒、低残留,对有益生物毒性低,与环境相容性好,适合于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开发,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推广应用中取得了较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标志着我国仿生农药的研究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研究成果于1999年被列为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之首,并获得200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研处)
成果名称:“银果”和“银泰”农用杀菌活性的发现与应用研究
主要完成人:孟昭礼、尚 坚、曲宝涵、袁忠林、姜学东、罗 兰、王 艳、杨从军、方向阳、李健强
完成单位:莱阳农学院
科技部网站相关链接:
http://www.nosta.gov.cn/jldh/jbj/jbjml.htm
http://www.nosta.gov.cn/jldh/jbj/J-201-2-06.htm
该项目首先发现并证实了银杏根、茎、叶、果实均含有农用杀菌抑菌物质,从银杏果实中分离提纯出活性较高的白果酚,以白果酚为先导化合物,在简化其碳链结构的模拟合成中,合成出了银果和银泰,完成了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环境安全评价、残留及杀菌机理试验、生物活性测定、田间药效试验及小试和中试研究,实现了银果生产技术转让,并进行大面积应用。该项目发现并证实银杏根、茎、叶、果实均含有农用杀菌抑菌物质,实现产业化,为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工艺流程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收率高,且化学性质稳定,“三废”少并可有效治理;该杀菌剂为广谱、内吸、高效、低毒、低残留,对有益生物毒性低,与环境相容性好,对果树病斑有愈合作用,在作物花期可以用药,适合于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