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植物保护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后,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又被教育部确定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1月21日,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启动仪式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正式开启了这一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序幕。戴洪义副校长出席启动仪式。
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自199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至2008年已连续毕业11届学生,累计培养学生1100余人。该专业现设有青岛市“现代农业质量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食品工程技术训练中心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花生专业分中心、中韩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食品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拥有18个校外实习基地、5个教学实验室,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贮藏保鲜专业委员会也挂靠该专业设置。该专业还在全国率先提出“为创汇农业服务”的培养定位,形成了适应为创汇农业服务的食品人才培养模式和重实践、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就业适应体系。
启动仪式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孙京新副教授,详细介绍了今后的专业建设方案。据介绍,该专业建设主要参与人员包括6位教授、5位副教授。专业建设内容主要为六个方面,分别是以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为核心,构建适应国家农业产业化和为食品产业国际化服务及相关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型本科教育体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完善专业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以教学条件建设为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平台和实习基地建设;加强管理制度创新,完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学保障体系和学生考核评价机制;总结凝练,形成一套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有效经验,制定专业建设参考规范,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
确定了四个专业建设目标,即通过四年的特色专业建设,深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成果;建立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和食品产业国际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趋势,具备市场和国际意识的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为国家和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为进出口食品产业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探索出一条该专业高校素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满意型人力就业相统一的新途径。
据了解,围绕这些目标,在具体建设中,他们将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修订教学大纲;改革完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加强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