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青岛市副市长徐振溪到青岛农大调研指导工作

时间:2013-01-06 来源:宣传部

1月5日,青岛市副市长徐振溪一行到青岛农业大学调研指导工作。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新竹、青岛市农委主任由翠玉等陪同来访。校领导程玉海、李宝笃、张铭锦、刘国秋、戴洪义、宋希云、马端忠、原永兵、杨同毅会见了徐振溪副市长一行,并进行了座谈,科技处、社科处、研究生处、成果转化处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谈。

在学术会馆会议室,徐振溪副市长与各位专家教授一一握手问候。校党委书记程玉海、校长李宝笃分别介绍了与会的专家及主要研究领域。

徐振溪副市长自分管青岛市农业工作以来,非常关心学校发展情况,此次调研主要就青岛农大向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同志提交的关于《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建设青岛市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的报告,向学校专家征求意见,落实李群同志的批示。同时进一步了解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发挥青岛农大对青岛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作用。

青岛农业大学于2012年11月27日向市委书记李群同志提交了关于《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建设青岛市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的报告,李群同志于11月29日做出重要批示:“建议很好!感谢青岛农大对青岛‘三农’工作的大力支持,请广正、振溪同志与青岛农大研究校地合作共同为未来青岛农业现代化事宜”。

市农委高度重视李群同志的批示精神,迅速对报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与学校进行了初步对接。目前已经形成基本的实施思路,经过此次征求意见后,将尽快确定落实方案,促进报告有关建议的实施开展。

徐振溪讲话指出,农业发展依靠科技,科技发展依靠教育。农业科技的振兴,关键在于农业教育。徐振溪说,青岛农业大学此次提交的报告,经过了深思熟虑,是非常有必要的。徐振溪强调,农业发展必须靠科技、靠政策、靠市场、靠基地、靠龙头(企业)、靠品牌。今后一个阶段,青岛市将从三个方面加强农业发展建设。一是建立青岛农大与青岛市的农业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产学研有效结合,通过农业示范基地逐步进行科技成果的推广示范,将协议内容落实到位,促进科技成果形成生产力。二是促进资源利用合理化,通过整合人力、物力等现有农业科技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做好资金整合,集中财力促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有新的突破。

徐振溪高度评价了青岛农业大学近年来为青岛市农业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将安排市农委等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专家建议,尽快落实李群同志对报告的批示。

校党委书记程玉海代表学校对徐振溪副市长一行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程玉海强调,学校将认真学习、研究、落实徐振溪副市长对学校提出的要求和寄予的厚望,对学校支持青岛市农业发展的有关计划和举措进行详细论证、认真落实,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期待和厚望,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会上,校长李宝笃就青岛市现代农业的定位和我校在青岛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李宝笃指出,青岛市现代农业发展应当走高端农业、都市农业的道路,为此,青岛农业大学将四个方面对青岛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鼎力支撑。这四个方面分别是:依托学校,整合岛城农业科研单位力量,做好农业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发挥优势,做好产学研结合的典型示范;推动高端、高效的现代农业示范推广基地建设;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建设完善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副校长宋希云就学校近年来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情况进行了汇报。汇报指出,今后学校将围绕青岛市现代农业发展技术需要,重点强化生物种业、智慧农业、滨海高效生态农业、海洋农业、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并从生物农业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加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支持力度、启动全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在主要农业区市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依托学校建立农业科技培训基地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部分参加座谈的校领导和专家也分别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化发展前景、地方动物良种的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培训、利用新技术促进农业信息传播、促进农业类专业大学生基层就业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作者:周维维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