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座谈会在青岛农业大学召开,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巡视员董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忠法、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吴敬学,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调研室副主任、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长袁学国等学校兼职教授、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青岛城乡社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民秀等领导,青岛城乡担保集团总经理李青阳等领导,青岛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办公室处长周江杰、张金明出席座谈会。校长李宝笃,学校相关部门、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王伟主持,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主办。
李宝笃致欢迎辞,介绍了学校和中国农村与发展研究院的相关情况,并对青岛市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快速发展,青岛市依托农业产业,实行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作了积极评价。
青岛城投集团青岛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民秀、青岛城乡担保集团总经理李青阳分别作了讲话,介绍了集团的总体概况,并希望与学校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在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合作共赢,推动这项改革再上新台阶。
与会专家学者就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措施以及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权益的维护和保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贾敬敦就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金融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贾敬敦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青岛市在全国范围内走在了前列,必将能取得宝贵的经验,为全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提供借鉴。
董忠在发言中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益尝试,对解决城镇化转型、农村老龄化、城市人口农村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青岛农业大学能够从高校的角度重视加强与地方的合作,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充分体现。他同时就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复杂形势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一改革实践要充分考虑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区别,进行详细、充分的规划论证,确保收效良好。
张忠法发言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创新型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高校等研究单位应该对实践进程进行及时的跟踪研究,并给予指导。他还就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如何整合自然村、选择高端农业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创办新型农村合作社等问题进行了指导。
吴敬学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和目前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并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袁学国通过农村社区发展情况的国内外对比,指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总体规划、风险资金等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青岛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朱连勤结合自己的经验,分析了目前中国农村的发展情况,指出了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能面临的困难和农民意识、生产关系、农村习俗的变化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次座谈会是在全国各地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途径的大背景下召开的,参与中央和国家农业相关政策制订的领导、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长期从事农村发展建设方面的专家齐聚一堂,为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建言献策,对于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绘制出具有超前性、针对性和可行性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蓝图和探索出具有青岛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将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