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期间,机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纷纷举行了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校庆庆祝活动,来自海内外的校友、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代表应邀会集校园,交流学术、畅谈友情,共谋发展,使节日期间的校园一派喜庆热闹的景象,为即将到来的建校60周年纪念日营造出浓烈的节日气氛。
10月1日上午,经济与管理学院庆祝建校60周年大会暨放飞希望文艺演出在城阳人民会堂隆重举行,校领导李宝笃、戴洪义、王伟、李欣章、原永兵,校长助理杨同毅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经管校友欢聚一堂,共贺母校60华诞。王伟副校长致辞,介绍了我校60载风雨辉煌的发展历程,高度评价了经管学院的建设发展和做出的贡献,对经管学院的未来寄予了美好的希望。经管学院院长李树超回顾了学院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到强的27年发展史和取得的阶段成就。大会同时颁发了由经管94级校友捐资设立的“启航”奖学金,李宝笃校长和捐资校友代表李峰为获奖同学颁奖。
10月2日,机电工程学院师生和校友欢聚校园,欢庆学校建校60周年。校领导李宝笃、刘国秋、戴洪义、刘军国、原永兵等出席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刘国秋讲话,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纷至而归的海内外校友致以热忱的谢意。刘国秋说,全体校友共同书写了我校厚重而绚丽的人才培养历史,这是学校永远珍藏的财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基于共同追求而凝结起来的这种真挚情怀,是维系大学存在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大学与校友之间紧密相联、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根源。母校是校友温馨的家园。一日为师,终生难忘;一朝同窗,终生为友。校友与同学、与母校老师之间结成的这种天然的感情纽带,是大学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独特魅力所在。
10月5日-6日,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举行庆祝建校60周年大会暨高等农业论坛企业交流会,“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全国“双百人物”李登海等校友、兄弟院校代表、友好企业代表一起出席会议,与广大在校师生一起,共同感受学校和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60年的光辉岁月。校领导周学宝、李宝笃、戴洪义、宋希云、刘军国、王伟、李欣章、校长助理杨同毅出席会议。 校长李宝笃在会上讲话说, 60年来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的老师们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培育和影响了一届届莘莘学子。广大校友传承了母校勤奋朴实、重视实践,崇尚实干的优良传统,取得令人尊敬的业绩,为母校赢得荣誉。在学校发展的历史中,广大校友以各种形式关注母校发展,为母校建设增砖添瓦,对此,母校将永远铭记。他希望农学与植保学院能不断发挥学科优势,带动兄弟学院学科建设共同发展,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再创新的辉煌。在举行的高等农业论坛企业交流会上,各位企业主管就未来农科人才的发展趋势及就业环境与企业在学院的招聘意向,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全面地交流。活动期间,来校校友还与在校师生共同演出和观看了庆祝建校60周年"金穗飞扬“文艺晚会,大家载歌载舞共祝学校更辉煌,祝愿学院发展更兴旺。
10月7日,年轻的艺术与传媒学院举办校友座谈会,校领导周学宝、李宝笃、刘国秋、戴洪义、宋希云、刘军国、王伟、李欣章,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杨同毅出席校友会,与从天南海北赶回母校的校友代表一起畅谈交流。李宝笃校长在会上指出,艺术传媒学院的办学代表了我校一种快速发展的模式,以文化产业管理为代表的一些专业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刘国秋、戴洪义、王伟、杨同毅分别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艺术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文化产业、人才质量等方面做了讲话,并对学院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与建议。在两个小时的座谈中,校友代表、教师代表热烈发言,畅谈对母校的怀恋,并表达了对个人与学院、学校未来发展的信心与祝福。
动物科技学院突出学术校庆和文化校庆特色,10月8日上午,动物科技学院邀请海内外校友以及全国著名专家、学者,政府、兄弟院校、合作企业代表会聚一堂,举办庆祝建校60周年暨畜牧兽医水产研讨会。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咸柱、“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王金宝校友等知名专家学者为全校广大师生奉献了10余场高水平的报告,让广大师生、校友尽情享受了一场学术盛宴。校领导周学宝、李宝笃、张铭锦、戴洪义、宋希云、刘军国、王伟,校长助理杨同毅出席庆祝活动,与到来的嘉宾、学者和校友一起,共庆学校60华诞,共商学校未来发展大计。
10月8日上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学校会议中心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暨食品加工与安全发展战略高层论坛。校领导周学宝、李宝笃、戴洪义,各级政府、兄弟院校、32家合作企业、56名各地校友代表、学院领导、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会上,各级领导、企业代表、校友代表纷纷致词,赞扬我校60周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学校的巨大变化表示由衷的高兴,并祝愿学校开拓创新谱华章。会上,李宝笃校长为学院聘请的30名客座教授颁发了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