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通常都是对大学生的要求,如今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实践也成了青年教师的“必修课”,成为青年教师学习培训的“第二课堂”。9月11日上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活动开幕式,开启了19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学习的序幕。
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制定的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培养方案,这19名青年教师将在一年内分别进入青岛味美集团食品有限公司、青岛亮泉植物油有限公司、青岛波尼亚食品有限公司等食品企业,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累计超过三个月时间的生产实践。实践中,他们重点将熟悉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生产技术;协助企业进行技术管理和技术革新,用所学知识指导生产,改善部分生产工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从而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好地改进专业课教学。
戴洪义副校长出席了社会实践活动开幕式,对食品学院这一教师培训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组织青年教师进行社会实践,这是大学与社会紧密相联、实行开放式办学的需要,是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需要,也是广大青年教师早日成才的必由之路。今后,教师社会实践还要进一步强化,并在全校范围内落实。他希望,19名青年教师要珍惜这次机会,在企业生产实践中,要有谦虚的态度,要与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车间工人深入交流,要从最基本的生产工作入手,要注意发现管理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他同时要求青年教师,实践中既要学习工程技术等自然知识,也要学习企业文化、管理等的人文知识。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宝维表示,将学院的年青教师送到大型企业这个课堂进行实践和锻炼,这是食品学院进行青年教师培养的一种新模式,这有利于青年教师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际食品行业的发展前沿;有利于同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建立科技协作关系;有利于建立和巩固教学基地,为培养专业人才奠定基础。最终将为食品学院未来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科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