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防控甲流系列报道:辅导员“防控甲流我们在行动”

时间:2009-10-13 来源:宣传部 校报

曾听过这样一句问话:夜半的手机为谁开?

对此,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甲型H1N1流感防控阶段,我们找到了一个共同的答案,那就是,辅导员老师们的手机,24小时为我们开。

这段时间,辅导员老师们不畏劳苦地工作,始终把我们的安全放在首位,并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科学合理的心理指导,为我们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堡垒,也给家长们吃了一粒定心丸。

采访中,资源与环境学院李永青老师笑着说:“我的手机每天24小时开着,不过幸运的是至今还没在十一点半之后接到过学生电话,他们健康,我就放心。”

动物科技学院辅导员蔡秀磊老师告诉记者:“从9月7日起,学院召开了多次会议,各班分别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形成从宿舍舍长到班长、到院学工办、到学校的四级网络结构,便于第一时间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同时学院要求各班入党积极分子、班干部每人负责一个或两个宿舍,多层下手抓宿舍内务、晨检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三级督促体系。” 

当记者走进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工办时,辅导员赵龙刚老师正在接听电话,原来是一名同学十一期间想去北京学习,欲请假离校,而赵老师正在向其家长耐心解释学校的规章制度,希望取得家长的理解。据赵老师介绍,食品学院专门成立了信息报送组、外出救治防护组、密切接触者调查隔离组、教学生活服务组、心理服务组、安全服务组等六个小组,分别由一个或多个老师负责,落实到个人,提高了工作效率。

“反复发烧、持续发烧的学生,就遵从校医院安排科学处理。而且,我们会一直关注他们的情况。”资环学院李永青老师说。当他得知学院第一例学生出现发热症状时正在吃饭。得到消息后,他立即赶到校医院了解情况。经检查,得知该同学不是甲型流感引起的发烧,他才放了心。还有一位09级贵州学生到校后,由于水土不服持续两三天发烧,李老师向校医院了解情况后又给学生家长打了电话,安抚家长的情绪。

“隔离的生活不好过。看到他们眼神中的渴望和期待,就感觉对他们的关爱还要再多一些。”园林园艺学院赵永厚老师说,他去校医院看望被隔离的同学,每当脚步声在通往三楼隔离室的台阶上响起,隔离室的同学们都会探出头来张望,眼神中的期待让赵老师体会到更多的责任感,也明白了他们渴望交流、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同学不免会有烦躁的情绪,这时候就需要及时沟通,进行心理疏导。

采访中,几位辅导员老师都谈到,虽然不能每天探望学生,但他们的心时刻和同学在一起。辅导员老师每天都要接触很多学生,所以不能过多地和被隔离同学近距离接触。虽然如此,老师们还是千方百计地采取电话、短信、QQ等“支持系统”与隔离区同学交流,及时进行心理调适,解除心理恐慌,缓解心理压力,并按学校倡议,为隔离区同学提供了感兴趣的报刊、杂志。

作者:记者团 徐倩倩 刘春玲 赵悦 孟凡荣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