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至8日,由山东大学王仁卿教授任组长的省教育厅专家组,对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方案进行论证,省教育厅副厅长宋承祥、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宋伯宁、调研员张琳、校领导李宝笃、张铭锦、刘国秋、戴洪义、宋希云、王伟、李欣章、马端忠、原永兵、杨同毅出席论证会。
李宝笃校长在会上致辞,对教育厅领导和专家组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围绕特色名校建设开展的工作情况。他指出,名校建设工程是我省高等学校内涵提升的重大举措,也是“十二五”以来省内外最具有影响力的高校建设工程,对提高我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影响。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2011年工程启动以来,始终作为学校的首要工作来抓,并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2013年是学校的“特色名校建设年”,全校已经形成了全员动员、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全校教师的参与热情很高,通过参与名校工程建设,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如何通过改革和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名校工程建设的第一个成果。学校总的指导思想,就是要通过名校工程建设这个载体,调动各个层面参与教学改革积极性,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人才培养理念上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的要求,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在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形成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方面能够取得较大的突破,真正形成我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两天的论证工作中,专家组现场充分听取了学校总体建设方案和10个重点支持专业的建设方案汇报,充分进行了质询和交流,并就整体方案和专业建设方案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修改的建议。
在专家组论证意见反馈会上,宋承祥副厅长讲了话,就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作提出六点意见和要求:一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特色名校建设工作;二是要充分发挥高校主观能动作用,做好建设方案的设计和规划;三是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紧迫意识,全员动员,真抓实干,早日建成特色名校;四是要进一步注重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五是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在学风、师德修养、事业心、责任心等方面下大气力;六是要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分别是以教学为中心和提升学校整体水平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七是要加强信息沟通,正确面对和认识专家论证的意见。
李宝笃代表学校向教育厅领导和各位专家提出的良好意见和建议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学校将认真梳理、研究、领会和落实专家的意见和要求,同时进一步学习领会教育部、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修改、完善建设方案,尽快做好建设方案的完善工作,使方案更加科学、先进,更加可行、可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