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我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讨论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校党委书记周学宝作了题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的主题发言。
周书记在发言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这一发展观已经成为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要理念。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意义,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对于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周书记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并就高校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提出来的,是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中提出来的,是我们党总结过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各种经验教训提出来的,也是顺应世界潮流提出来的,其时代意义重大而深远。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而这三个方面又贯穿于一条主线,即以人为本。发言围绕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灵魂和核心,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协调为发展模式,以可持续为发展途径,深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即“五个统筹”,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而提出来的,其实质是解决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发言围绕“五个统筹”即如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党委中心组结合我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高校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要以“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相互协调为目标,保持高校协调发展。高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紧密联系学校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学校的发展规划,坚持走内涵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促进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调整和制定长短期发展规划时,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发展新思路,提出发展新目标,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三是要正确处理好学校总体发展与各学院、各学科发展的关系。
第二,要以管理改革、体制创新为动力,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要通过管理体制创新,充分体现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尽量避免决策失误造成的无谓消耗。要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干部制度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要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改革不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方法,全面加强学校管理,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完善、良好的体制和机制保障。
第三,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高校师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教育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要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一方面,要根据当今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服务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突出教师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的地位,努力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各种条件,充分调动他们在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更好地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