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凤少将到青岛校区参观考察
4月17日,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山东省军区政委赵承凤少将到青岛校区参观考察。校党委书记于玄德、校长周学宝、党委副书记张名锦等校领导陪同。赵承凤少将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我校的图书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昆虫博物馆等,对我校青岛校区的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校领导陪同赵承凤少将参观考察
———————————————— 资 料 ————————————————

“学者将军”赵承凤
赵承凤,1944年生,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十里村人。1961年5月入伍,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济南军区某集团军政治委员,少将军衔。赵承凤出生于一个矿工家庭,1959年入淄博四中学习,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初中二年级时加入中国共青团,同年入伍。入伍后,由于赵承凤吃苦耐劳、勤学上进,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并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1965年,赵承凤被提升为干部,在团政治处搞新闻报道,监管教育、文化工作。1968年,赵承凤被选送到《大众日报》社学习,回到部队后,调到要塞区宣传处从事专职新闻报道工作,采写了一大批在军内外颇有影响的典型报道。1973年,赵承凤被任命为守备某团政治处主任,上任后,他下连队,与战士同训练、同学习、同劳动、同吃、同住。与此同时,他狠抓政治处自身学习,健全了理论学习、业余学习和党课制度,团队政治工作和基层建设跨上了新的台阶,政治处被要塞区评为先进政治处。1976年,赵承凤被任命为团政委。他从抓班子的凝聚力入手,针对班子每个同志的特长,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他深入基层,整顿连队,二连由后进变先进。他谦虚、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素质赢得了官兵们的赞扬和信赖。赵承凤带领的团党委,作为要塞区先进党委在全区介绍了经验。1980年,赵承凤入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1985年,他成为整编后内长守山守备师第一任政委,在守备师第一次党委全会上,他分析了部队建设的形势,统一了班子成员的思想,研究了新的工作思路,在全师叫响了“团结奋斗争第一,励精图治创新业”的口号,提出了以现代化为中心,加强基层全面建设的新思想。在部队建设方面,赵承凤注重运用典型促进部队的基层建设,在全师树立了6个样板示范连。他提出“说实话,想实招,到实地,明实情,办实事”的“五实”抓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受到全师官兵的赞扬。他们与驻地长岛县广泛开展军民共建活动,长岛县率先跨入全国“双拥模范县”行列。他多次组织指挥部队圆满完成重大军事部署调整、战役演习和抢险救灾等任务。1987年,赵承凤入国防大学学习,在那里,他除了每天正常上课学习之外,还挤出时间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撰写出版了近30万字的专著《新时期党委领导艺术浅谈》一书。对问题站得高,看得透,分析准,有思想,有深度,有文采,讲起话来条理清晰,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使赵承凤所属部队乃到济南军区有了“政工师”、“机关通”、“学者将军”的美称。 (来源:山东省淄博四中网站)
赵承凤简历:
1944年3月生,男,汉族,山东淄博人,大学学历,1961年8月参加工作,196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党委书记。
1961·08—1965·12内长山要塞区坦克自行火炮团指挥排战士、班长;1965·12—1967·02内长山要塞区坦克自行火炮团司令部收发;1967·02—1970·01内长山要塞区坦克自行火炮团政治处干事;1970·01—1973·11内长山要塞区政治部宣传处干事;1973·11—1976·08济南军区守备第29团政治处主任;1976·08—1981·02济南军区守备第29团政委(其间:1980·03—1981·02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1981·02—1983·05济南军区守备第7师政治部主任;1983·05—1985·08济南军区守备第7师政委;1985·08—1990·01济南军区内长山守备师政委(其间:1987·09—1989·07国防大学基本系学习);1990·01—1990·06 济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90·06—1995·02第26集团军政治部主任(1992·07少将);1995·02—2001·03第26集团军政委;2001·03—2001·07省军区政委、党委书记;2001·07——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党委书记。中共十五大代表。(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作者:张德广摄影(资料除外)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