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青麦6号”盐碱滩上创造奇迹

时间:2013-06-21 来源:宣传部

“青麦6号”盐碱滩上创造奇迹

2.4亩实打验收亩产449.01公斤

继去年创出703.5公斤的旱地小麦高产纪录后,今年“青麦6号”再传喜讯:6月17日,山东省科技厅组织山东省农科院、省农技推广总站和泰安市农科院、滨州市农业局的小麦专家,对沾化县冯家镇李家村在盐碱地种植的“青麦6号”进行了实打验收。专家们选取2.4亩“青麦6号”进行实打实测,结果亩产达到449.01公斤,创造了盐碱地种植小麦的全国高产记录。李宝笃校长和山东省科技厅、滨州市科技局、沾化县的有关领导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奇迹”。

在以往的教科书中,盐分含量在0.3%以上的中度偏重盐碱地上是不能种植小麦的。“青麦6号”第一次在盐碱地试种就获得了成功,并创下亩产449.01公斤的高产纪录,在场农户和验收专家们都认为是创造了“奇迹”。

种植户张汝和介绍:这片盐碱荒滩除了丛生的芦苇,只能种植一些棉花,从来没敢奢望种植小麦。去年播种小麦时乡亲们还都笑话我。做梦也没想到,盐碱地上还真的长出了麦子,还长得这么好,真是“神奇小麦”啊。

“青麦6号”由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林琪教授于2007年选育成功。此前曾分别于2010 年和2012年创出旱地全生育期无浇水情况下千亩方和百亩方平均亩产620.7公斤和703.5公斤的高产纪录,其中一个十亩方平均亩产更达到712.9 公斤。于2009年被列为山东省小麦直补品种和旱地小麦主推品种。

据有关资料,我国有盐碱地约5.2亿亩,其中山东省大约1600多万亩,盐度的在0.3%左右的低产田占了很大面积。发展盐碱地小麦种植,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场花絮:

专家兑现承诺 农户获奖三千

在“青麦6号”实打验收的现场,一个小插曲将气氛带到了高潮:

当验收专家组组长、山东农科院作物所副所长黄承彦研究员宣布完验收结果后,“青麦6号”选育者、我校农学与植保学院院长林琪教授轻轻拉住了正要离开的种植户张汝和,微笑着对他说:“老张,还记得我给你的承诺吗?”

张汝和有些疑惑地看着林琪教授:“什么承诺?”

“忘了?上次我们来测产的时候,我曾许诺你:打800斤奖励2000元,打一千斤奖励5000元。”林琪教授提醒道。

“那不是开玩笑吗?说说也就算了。”

“那可不是玩笑。说到就要做到,马上就兑现!”

说着,林琪教授将一个装满钱的信封递到了张汝和手中:“按咱说好的,产量超高了800斤,但没有达到1000斤,我就奖励你3000元。”

张汝和手里拿着钱,满脸都是狐疑的神情。

“老张,愣什么神呢?麦子丰收了,专家又奖励,你这下可发了。”周围有人起哄。

这时,张汝和回过神来。他两手抓住林琪教授的手,使劲地摇了几下,然后把钱高高地举过头顶,用略带嘶哑的嗓音高声喊道:“今天我请客!”

顿时,掌声和笑声溢满了田间。

专家宣布验收结果

作者:陈太安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