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学校召开教师座谈会

时间:2013-04-28 来源:宣传部

值“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校喜事连连,王宝维教授荣获“山东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六位专家遴选为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六位专家分别是副校长戴洪义、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尚书旗、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宝维、动物科技学院院长单虎、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李树超、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孙娟。4月27日下午,学校召开教师座谈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并对上述荣誉的获得者表示祝贺。

校领导程玉海、李宝笃、张铭锦、刘国秋、戴洪义、宋希云出席会议。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科技处、社会科学处、研究生处、校工会和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化学与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李峰、褚栋、杨松等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张铭锦主持。

参加座谈会的专家教授分别畅谈了自己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对校党委、校行政以及各级组织、广大群众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不辜负学校的期望,更加勤奋工作,争取再创佳绩。

党委书记程玉海首先祝全校师生员工“五一”节愉快。他说:值 “五一” 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向全校教职员工问好,祝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他说,近日,我校王宝维教授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有6位专家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一次能够入选6名专家,这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标志,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为我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位专家获得的荣誉,不仅是个人的光荣,更是学校的光荣。他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对各位专家们多年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专家们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热烈祝贺。

程玉海指出,一个学校人才辈出、英雄辈出、模范辈出是非常光荣的事情。全校师生员工应该向模范学习,向各位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习。同时,全校各级党组织、各单位在学习模范的同时,更要尊重模范、爱护模范、发展模范。

程玉海说,我校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办学传统,迁校青岛后,这些优良传统不断得到发扬光大,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各个岗位的优秀专家、教授和模范,一代又一代不断涌现,他们思想觉悟高,社会责任感强,爱校敬业,努力工作,为学校的发展鞠躬尽瘁。多年来,这些同志在教学、科研领域艰辛探索、勇攀高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正是由于各位专家兢兢业业、德艺双馨,才获得了今日的辉煌和荣誉,所以,这些成就和荣誉正是他们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程玉海强调,大家今天的成就和荣誉,更代表着一种责任。大家要以此为新的起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工作中更上一层楼。爱因斯坦有一次到一所大学演讲,有一个学生提问:“您是否认为自己是一位巨人、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高峰?”爱因斯坦默默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行字:“站在山顶你并不高,反而更加小”。大家何尝不是如此?所以,在新的起点上,大家要致力于成为教学大师、科学大师和哲学家

作为一位教师,大家已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但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各种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触类旁通。要不断把本学科发展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融入本科教学之中。在课堂上,还要做到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当然,还有教书育人的要求。所以,对大家来说应首先过好本科教学关,努力做教学大师。

对高校教师而言,教学与科研永远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大师首先还应是科学大师,因为科学大师有探索社会、探索自然、探索世界的强烈愿望,能在本专业领域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知识体系,取得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在更宽广的知识领域,也努力掌握了科学的本质、科学的方法,并能够从哲学的角度上,不断凝练升华并论证科学的结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家还是天然的哲学家。而作为科学大师、哲学家的教师,过好了本科教学关,就一定会成为教学大师。所以,教学大师、科学大师、哲学家,往往总是集一人、集一些人于一体的。希望我校优秀的专家教授,努力向上述领域挺进。

程玉海说,参加今天座谈会的还有广大教师的代表,借此机会,向全体教师提出五点希望和要求:

一是希望广大教师做拥护、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模范。要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加深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识,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者、贯彻者和践行者。

二是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的模范,教书育人的模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水平、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真正过好教学关,是每一个教师的本能,最本职的工作。过好教学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亚于“过五关,斩六将”。在现代知识社会,原来意义上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杯水”与“一桶水”的关系,应变成“一杯水”与“长流水”的关系。因此,大家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下大的力气,把当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及时引入教学之中。

每位教师都应该把教书育人、师德建设作为自己的天职。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要重塑传统的师道尊严。要做到“严师出高徒”。教师从严施教,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帮助,就是对学生最大的爱护,是教师的天职。要学会理解、尊重和关心学生,“当仁不让于师”,老师应该有这种气度。尊师重教、严师高徒正是我们追求的办学目标之一。

三是要做坚持科学精神的模范。对于广大教师来讲,要想做好学问,首先要有明确、稳定的学术方向,能从最基础的研究做起,并持之以恒。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其次要踏实做好专业基础领域的学习、专业理论的学习和专业拓展三个方面的工作,专业基础的学习要“博”, 专业理论的学习要“精”, 专业拓展既要“深”又要“高”。其三必须在学术领域中形成独到的思想和观点,力争形成一家之言。其四必须坚决抵制学术不端,克服学风浮躁。当然,还要有“甘坐板凳十年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精神,还要有较强的学术团队意识。做好学科团队的带头人,加强团队建设,就要心胸宽广,做到“宽容、兼容、包容”,团结、理解、支持团队成员,支持、包容不同学术见解、不同个性的同事。老子在《道德经》中要求君子:“功与人同分,利与人同享”。21世纪的大学教授更应做到这一点。

四是要做推进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模范。今年的五届三次教代会,已向全体教师发出了“大学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倡议,希望大家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良的校训、校风,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爱校建校荣校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大学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识。要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学校的建设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不断提高集体凝聚力和创造力。要进一步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立足本职岗位,着眼长远发展,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身体力行,争做爱校如家的倡导者、建设者,为我们的大学家园贡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五是做支持各级组织工作的模范。在同志们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组织培养、群众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的成功,实际是“众星拱月”的结果。因此,希望全体教师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和各级党组织决定和要求,在各级组织的领导下,踏实认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校长李宝笃首先对王宝维院长等六位专家表示祝贺,对其为学校发展、学生成才呕心沥血、拼搏奋斗、兢兢业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感谢。他说,6位专家能够入选,代表了我校几十年来优秀教师艰苦奋斗的历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不仅仅在教学上能够独当一面,做出成绩,并且能够代表国家层面的水平做好学生培养工作,同时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也是出类拔萃的领军人物。获得这项荣誉,是对各位专家在学术、科研工作等方面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

李宝笃指出,学校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各位专家的骄傲,也是学校的骄傲,是学校各部门齐心协力多年奋斗的结果。各单位和部门要认真总结上述专家取得优异成果的经验。取得这样的成绩,与近年来长期坚持的高端人才引进和政策是分不开的,说明学校在师资建设、人才工作等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初步显现。这也与各个学院对优秀人才大力支持分不开。在省委进行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我校连年获得优秀成绩。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学校人事政策多年的探索性工作分不开。十多年来,学校反复探索更合理的人事政策,并在分配政策、职称评聘等方面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没有强大的人才保障政策和优秀的人才梯队做后盾,就不会有现在的成绩。

李宝笃说,高校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师资。长期以来,学校克服在资金等方面的重重困难,不断改进师资政策,全力以赴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同时,成绩的获得也是学校的科研政策、学科建设政策、教学方面的取得良好成效的体现。人才是关键,人才第一。人才的成人、成才、成就是同步的。作为学校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各位专家在科研、社会服务、教学工作等方面都做得很好。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是互为补充的。

李宝笃对在座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提出要求。他说,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是使命光荣的角色,同时又承担着艰巨的责任。要谦虚谨慎、好好学习、戒骄戒躁。他要求各位专家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方面的理论水平,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在教育教学中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要在日常工作中集思广益,在同行中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意见;要注意收集、研究信息,积极投入到教学、教改、教学研究当中;要在学校教师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为我校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工程工作建言献策。

张铭锦指出,要宣传专家,宣传模范,以此激励青岛农业大学师生员工;各部门各学院要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培育人才,做好人才工作;各位专家要有大师意识,致力使自己成为教学型大师;要有标杆意识,不断丰富高等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专家。

作者:杨宗玲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