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周学宝同志在处级干部十六大精神学习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

时间:2003-03-20 来源:宣传部

(2003年3月19日)

同志们:
  为期10天的全校处级干部十六大精神学习班,今天下午就要结束了。10天来,大家认真听取了于玄德同志的动员讲话和省委党校研究生部主任、硕士生导师袁永新教授的专题报告,组织收看了分别由中央党校周锡荣教授、王长江教授作的两场辅导报告录相,按照围绕主题,把握灵魂,突出重点,联系实际的要求,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十六大的报告、新的《党章》和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中纪委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以及其它相关材料,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任务,按照思考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学习讨论和交流。今天下午又进行了集中交流,有8名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听后很受教育和启发。通过大家的发言表明:这期学习班办的是成功的,可以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本期学习班,有四个鲜明的特点 :
  党委重视,精心组织。党委在认真听取宣传部、组织部关于举办这期学习班情况汇报的基础上,进行了专题的研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承办部门精心组织,抓好学习班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了教育计划的实施。党委书记于玄德同志还亲自为学习班开学作动员报告,党委其它领导同志也都参加了学习班的各项集中活动。
  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在学习班的计划安排上,既考虑了两个校区学习讨论不方便,把集中活动尽量安排在相对集中的周一和周五,并在划分学习小组上也体现这一点;又考虑到学习形式的多样性,使大家有充分的时间原原本本地读好原文,听好报告,看好录相,记好笔记,组织好讨论和交流,写出有份量的论文。
  突出重点,联系实际。在学习中,注意围绕主题,把握灵魂,紧密联系实际,着力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理清发展思路,提出加快发展的一些新的举措和设想,自觉地做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模范。
  态度端正,学习积极。大家能自觉地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这次学习的重要意义,端正学习态度,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积极参加学习。无论是个人自学,还是集中活动,坚持做到“三集中”、“三到位”,许多有课的同志,上完课后,积极主动的参加学习;还有的同志把工作推倒晚上干,不耽误学习,保证了学习效果。
  通过这期学习班的学习,大家普遍感到:在对十六大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上,较前又有了新的提高,新的收获;在按照十六大精神做好本职工作方面又有了新的思路和设想;同时,对学校和本院系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从而进一步振奋了精神,鼓舞了斗志。大家还一致表示;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加快发展,为实现我校新一轮的创业目标而努力奋斗。
  总之,这次学习班的收获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加深了对十六大主题的认识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就是十六大的主题,它昭示世人: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大家认为,我们要举的旗帜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不仅6600多万共产党人要举这个旗帜,13亿中国人民都要举这个旗帜,有了这面旗帜,中华民族就会形成更加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要走的道路,就是邓小平同志开辟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并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用30年时间到2049年,即建国100周年时实现现代化。
  确立这样的主题,表明了党中央的决心,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意愿,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统一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凝聚力量,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深化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

  (一)进一步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深刻总结我们党长期执政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我们党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过经历挫折的教训,总结这些经验与教训,就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学习,大家认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是适应世纪之交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国内战略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从国际上看,我们党正处在国际风云变幻和国际力量重新组合的重要时刻。和平与发展这两个课题还没有最终解决,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时代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期。从国内来看,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的历史转折时期,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前两个目标我们已经完成,总体上已实现了小康,但我们实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形势逼人、不仅则退,我们党正面临着空前巨大的考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问题经过长期思考之后,2000年 2月江泽民同志到广东考察时,首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内容,后来在上海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后来,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又进一步论述了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 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的认识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中,核心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要求我们党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坚持“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抓好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大家认为: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揭示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党的理论和党的领导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途径;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谛和精髓;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进一步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的伟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一个新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要求,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新时期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能否始终做到“三个代表”,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通过学习,大家还深切地感到:毛泽东思想回答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邓小平理论回答了社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党与时俱进,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理论。

  明确了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十六大的主题明确指出了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 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0一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发展这一“治教兴校”的第一要务上来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通过学习,大家表示: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机遇,理清发展思路,密切结合学校和各院、系、部的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发展作为“治教兴校”的第一要务,真正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以实现我校新一轮的创业目标和稳定持续的发展。并努力把握以下三点:
  (一)领导干部要做维护团结、无私奉献的表率。我们学校生存的危机已经不存在了,但发展的压力仍然很大,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短缺。新上系和专业的师资不足的问题也亟待解决。我们还应该看到,我省原来已有两所农业高校,中国农大又要在烟台建校区,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要胜利实现新一轮的创业目标,就需要我们全校上下紧密团结起来,尤其是校处级干部要作维护团结的榜样,要大力发扬奉献精神,自觉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思想、行为和工作。进一步加强“莱农发展、我在其中”的共识,坚定“团结出效益、团结都受益”的信念,始终保持与是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昂扬奋进的斗志。
  (二)要坚持“人才兴校”的发展战略。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信息时代,“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是当今时代的突出特点,我们要牢牢树立“人才兴校”的观念。我们一定要重视人才,想方设法,不断引进优秀人才。同时,要加强对现有职工的进修和培训,不断提高我校干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要充分发挥拔尖人才的示范力和吸引力,不断扩大我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要解放思想,积极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
  我们是一所农科院校,正在向着多科性的大学发展,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我们要坚定地树立起“万人大学”的理念,积极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二级学院内部的管理机制问题,基础课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学生管理问题,学科设置问题,各单位、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问题,等等,其他院校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解放思想、虚心借鉴、积极改进,做到后来居上。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工学矛盾比较突出,出差的多,上课的多,工作忙离不开的多,影响了出勤率。当然也有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和联系实际不够的问题,需要在今后加以改进。
  这次学习班虽然结束了,但学习的任务不能放松,一是要深入的学习、研究和探讨,不断深化对十六大精神的理解,二是要回去后主动承担为师生宣讲的任务,把本单位的学习组织好,三是要注重理论研究、联系实际写点东西,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四是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和水平,创造性的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为莱农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