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青岛农业大学2011年“慈心一日捐”启动大会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刘国秋主持会议并讲话,对在全校在职职工、离退休教职工中顺利开展好慈善捐赠活动进行部署,并提出了工作要求。
刘国秋对学校开展好“慈心一日捐”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提高认识,弘扬美德,切实增强慈善捐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充分认识到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对改善民生、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民生、为民解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强化慈善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主动奉献爱心,促进我校和谐校园建设进程。二要广泛发动,严格标准,扎实开展好“慈心一日捐”活动。她指出,要强化宣传,营造慈善文化氛围,把“慈心一日捐”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结合起来,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局意识、荣辱意识、奉献意识、慈善意识;要严格募捐标准,要切实利用好“慈心一日捐”平台,为学校困难教职工和特困大学生争取善款。三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慈心一日捐”活动圆满成功。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要心系师生、情系慈善,把参与“慈心一日捐”活动作为履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际行动,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在全校上下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学校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努力开创学校慈善事业发展新局面。
“慈心一日捐”是中国慈善总会开展的一项活动,主旨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伸出援助之手,奉献一片爱心”,即每人捐出一天的工资收入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和《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今年3月9日在济南正式成立了山东省慈善总会高校分会,青岛农业大学为理事单位。省委高校工委决定2011年在全省所有高校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主题是“携手慈善、共创和谐”,募得善款将全部用于高校贫困学生和贫困教职工家庭的救助。
我校全体教职工在历次扶贫济困、安老救孤、赈灾助医、兴善助学等慈善活动中,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充分体现了青岛农大人的博大爱心。2008年汶川大地震,我校全体教职工募集捐款40余万元;自1998年以来,我校教工党支部扶持特困生1119人次,捐助款项55.95万元;2010年,我校教职工向甘肃贵州受灾地区群众捐助棉衣棉被736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