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砥砺奋进在农大】植物医学学院:协调推进五大发展

时间:2017-10-17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师生不畏艰难,上下齐心,积极进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各项工作不断迸发新的活力,实现了新的突破,创造出新的业绩。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在植物保护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试点工作建设专业和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专业;植物保护教学团队获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

五年来,学院共培养本科生774人;招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136人;重点实验室每年容纳200位本科学生毕业实习;毕业硕士研究生当年就业率达100%,毕业本科生当年就业率达95%以上;本科生考研升学率超过50%,其中60%同学考取985、211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

科学研究成绩斐然。五年间,学院完成国家973前期项目1个,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0个,到位经费达2800万元。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项共7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411篇,被SCI收录51篇,其中单篇影响因子超过14论文2篇。主编/参编教材5部,主编/参编专著6部。获国家发明专利66项,实用型专利9项,主持/参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7项。注册计算机软件5套。转化科技成果5项,推广面积达2000万亩,获经济效益3亿元。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五年来,建成专家大院、工作站13个,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搭建了新平台。学院教师深入生产一线,为地方农业和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李保华等多位教授承担各级政府所组织的技术培训任务,每年培训20余场次,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技术骨干和果农2000余人次。张振芳副教授每周做客山东电视台《农科直播间》栏目现场回答农民提出的植保问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专家教授深入生产一线,为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培训病害防控和绿色植保知识。学院已然形成科技支农惠民生的良好氛围,专家教授奔赴各地开展技术指导,学院的科技服务,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为学院争得了荣誉。

文化传承与创新扎实有效。学院打造的系列“禾”文化品牌,获评校园十大文化品牌,在学生思政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建品牌内涵丰富,基层组织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成功申报青岛市党建创新立项2项,成功结题一项并获得省级奖励。大学生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创新创业氛围逐渐浓厚,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省级一等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造景大赛全国二等奖各一项。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投身志愿服务活动。2支实践团队被评为“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 1支团队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优秀团队”荣誉称号。

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学院积极承办全国植物病理学学术年会,中美植物病理合作论坛、全国植物保护大会,第三届国际外来生物入侵大会,泰山学者论坛等国内外大型会议,参会人员涉及13个国家,邀请院士、外籍专家、国内行业专家等作学术报告,参会人数累计达3000余人,为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有效促进我校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

与美国康奈尔大学、韩国首尔大学、英国东茂林果树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学院还与美国奥本大学签订了3+2本、硕合作培养项目。


2013年举办泰山学术论坛-现代农业有害生物治理科学前沿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梁文星教授


国门生物安全进校园国门生物安全教育示范学校揭牌仪式现场


学院张振芳副教授每周做客山东电视台《农科直播间》栏目现场回答农民提出的植保问题


201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崂山疫木检查社会实践服务团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