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上午,我校2006-2007学年度就业工作考评会议在办公楼三楼会议室召开。考评会由纪委书记刘国秋主持,校党委副书记刁新华、副校长王伟出席,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就业工作有关人员参加。
纪委书记刘国秋就就业工作向大家提出四点希望。第一,对就业工作进一步增强信心,充分发挥创新性,通过主观努力,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有效提高就业率;第二,充分利用各种契机,重视加强社会资源的培养和发掘,打造更多的就业社会网络;第三,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工作的规范化,特别要把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做好,指导学生尽早地建构有益于职业方向的知识框架;第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做人做事方面的基本核心素质。
王伟副校长发表讲话。他指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提到“就业是民生之本”,提出国家要实施发展就业的战略,完善、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他说,2006-2007学年度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特色突出,充分体现了全校上下一盘棋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形势。就2008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王伟副校长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充分认识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思想准备,作出积极应对。二是要正确分析和把握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既要看到供求矛盾等社会结构性客观原因,也要看到学生职业规划意识不强、职业期望错位、适应性不强、创业思想欠缺等主观原因,指导学生务实就业。三是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就业的宣传、沟通工作。他强调,要进一步拓展用人单位信息库,建立稳定的就业基地;深入调查研究,搞好毕业生的教育和指导工作,解决好有业不就、低重心就业、职业生涯设计等问题;全方位为用人单位做好人才服务工作,与用人单位和基地长期保持好联系。另外,还要指导毕业生妥善处理好考研和就业的关系。
会上,各学院采用PPT课件分别就2006-2007学年度就业工作做了汇报。据了解,本次考评的分值来源有二:一是由相关职能部门、学院选派组成的评委负责制度建设、工作研究、就业宣传、就业教育等12个考评项目共计50分值的打分,学校在评委打分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核查各学院材料,给予相应的量化分值,以评委打分和量化分值各占50%的比例算出12个考评项目的实际分值;二是招生就业处负责组织建设、办公条件、就业管理等13个项目的打分。两者相加即为学院考评最终得分。
会议现场
纪委书记刘国秋讲话
副校长王伟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