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韩俊作“三农”问题报告会并受聘为我校兼职教授

时间:2003-11-17 来源:新闻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研究员于17日应邀到我校青岛校区做关于“三农”问题的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书记于玄德同志主持,校党政领导、有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以及经管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阐述了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三农”问题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韩俊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我国“三农”的现状:“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不高,农村的比例存在很多弊端以及农民增长缓慢,这已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解决9亿农民的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入关后一项迫切任务。”在介绍了有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些具体事例后,韩俊研究员又阐释了“要继续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重要意义,其具体要求是:“首先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其次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继续农村各项改革;再次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的投入;最后要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协调和指导,维护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合法权益”。其中着重指出了农业院校的学子们在未来农业科技化、法律化、比例协调化等方面面临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报告会进行了两个多小时,韩俊研究员精辟的论述、深刻的见解使与会人员对我国“三农”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报告结束后,于玄德同志向韩俊研究员颁发聘书,在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韩俊研究员受聘担任我校兼职教授。
  据了解,韩俊研究员16岁就考入大学,26岁获得博士学位。 1990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工作,1990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95年晋升为研究员,1996年被聘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1996年被任命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98年被评为中国社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被评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科带头人。从1993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调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并且积极参加社会发展事业和教育事业。现担任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第九届全国青联常委、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及专家组成员、青海省人民政府科技顾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昝植乾)

 

  韩俊个人简历
  -----------
  韩俊 现任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个人简历
  1963年12月生于山东省高青县
  1979-1983: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学士学位
  1983-1986:西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硕士研究生
  1986-1989:西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博士学位
  1989.5-1989.12:在原国务院农研中心工作
  1990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工作,1990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95年晋升为研究员,1996年被聘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1996年被任命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98年被评为中国社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被评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科带头人。从1993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以后任《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副总编辑。
  2001年调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社会兼职有: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第九届全国青联常委、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及专家组成员、青海省人民政府科技顾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莱阳农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科研工作及获奖
  近年来曾主持和参与过“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农村绿皮书)、“中国农业发展年度报告”(农业白皮书)、“中国农村工业化道路”、“三元经济结构与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邓小平的农业思想研究”、“中国农业如何实现第二个飞跃”、“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道路研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研究”、“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研究”、“邓小平经济思想与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农业与国民经济周期关系”、“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等一系列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奖1项、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专著奖1项、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中国社科院青年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农业部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项。
  主要代表著作
  “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农村绿皮书)(1998、1999、2000)(主持人之一),社科文献出版社
  《邓小平农业思想论》 (2000,山西经济出版社)(主编)
  《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1998,江苏人民出版社)(主笔)
  《人口大国的农业增长》 (1996,上海远东出版社)(与陈吉元合著)
  《中国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理论、实践、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主编)
  《跨世纪的难题: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 (1994,山西经济出版社)
  《增加农民收入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人民日报》2001.5.15
  《二十一世纪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6、2001.1
  《依法保障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1999年中共中央法制讲座课题报告,载《中国农村观察》2000.1
  《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研究》(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委托课题,合著,农业出版社,2000)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农村经济文稿》2000.12
  《三元经济结构与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报告,合著,2000)
  《农村市场开拓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研究》(农业部软科学课题报告,合著,《农村经济文稿》1999.11)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三题》,《管理世界》1999.3
  《小规模兼业农户经营方式变迁研究》(农业部软科学课题报告,1999)
  《我国饲料粮流通体制改革研究》,《农村经济文稿》1998.5
  《乡镇企业存量资产折股量化研究》,《经济研究》1997.6(合著)
  《崛起的中国农村股份合作经济》 (论文,《改革》1996.3)
  《中国工农业关系的历史考察》(论文,《中国社会科学》1994)
  (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

作者:昝植乾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