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要闻

校团委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团省委表彰

时间:2010-12-09 来源:校团委

近日,团省委对在201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进行了表彰,青岛农业大学被授予“201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王乾等11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者”、“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追寻红色足迹,弘扬沂蒙精神”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等8支服务队被评为“优秀服务队”、 蒋世波等21名学生被评为“优秀学生”。

2010年暑期,根据团省委的工作部署,我校以实施“百校千村服务计划”为重点,坚持“全面发动、重点组队、点面结合、层层深入”的原则,采取团队组建、个人分散活动的方式,精心筹划、大力宣传,广泛开展了以“服务新农村 建设新家园”为主题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广大同学深入农村、深入社区、深入基层,发动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开展理论及成就宣讲、文艺演出、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服务中了解国情,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此次活动内容包括时代主题实践类、专业实践服务类、考察研究类、环保、公益、社区服务类等六大类别,涵盖了“政策宣讲、支农支教、社会调研、科技帮扶、环境保护、文化宣传、挂职锻炼、红色之旅、勤工助学”等方面的实践内容。活动规模大、范围广、成效显著,共组建了10支校级重点团队、189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奔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参与学生人数近17000人,建立社会实践基地12个,受到省市各级媒体报道92次,地方报纸刊登通讯34 篇,收获130篇高质量实践日志,撰写大学生调查报告近19,000篇,反映活动情况的影像资料70余份,发放到农村的各类宣传材料10,000余份,收到社会实践活动邀请函、感谢信170余份,活动范围几乎涉及山东省所有区县。山东教育电视台、青岛电视台、城阳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多次对我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进行了报道,社会反响较好。此次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国情,增长了才干,提高了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了社会实践活动在大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了贡献。

长期以来,我校一直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手段。学校团委本着“注重创新,突出实践效应,体现专业特色,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的原则,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建立健全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确保社会实践的效果和质量,不断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化、阵地化和长期化。近几年,我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持续发展,正逐步形成项目化、规模化、社会化、特色化的格局,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事实也证明,具有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度大等特征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成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

附名单:

优秀指导教师11名:

姜海燕  王  乾  杨  凯  马伟萍   姜鲁平  贾光辉  赵永厚  孙昭锋  李永青  

王  敬  张国利

优秀学生(21名)

蒋世波   王洪崴   孟凡荣   刘雅宁   丁龙海   袁  凯   张  雯  方佩佩  

张议方   王文杰   王  旭   于胜欣   王梓静   马  磊  薛梦梦   魏光洁  

李  菲   贺俊涛   焦淑慧   王  兆   姚晓勇

优秀团队(8支)

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追寻红色足迹,弘扬沂蒙精神”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红色足迹,接力山东”社会实践服务队

生命科学学院“绿色•科技•文明”心系桓台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

人文社科学院“走进孔子故里,感受儒家思想,弘扬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服务队

化学与药学院“践行科学发展,志愿服务社会”社会实践服务团

动物科技学院“传承红色圣火,弘扬革命传统”社会实践服务队

机电工程学院“山东农业机械行业发展大调研”社会实践服务队

校学生会赴贵州支教社会实践服务团

作者:姜海燕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