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上午,青岛农业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在学术会馆举行,校领导李宝笃、宋希云、刘国秋、李欣章、戴洪义、刘军国、王伟、马端忠、杨同毅出席开学典礼,副校长原永兵主持。
校长宋希云发表讲话,介绍了学校基本概况和近年来的科研成就。他说,我校研究生教育经过16年的发展,目前已达到全日制在校生1000人的规模,研究生已经成为学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生力军。2014级新同学的到来,为学校研究生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生机,相信同学们一定能传承历届研究生的优良传统,为学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工作、为学校的内涵建设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他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一个经济转型的时代、一个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希望广大同学同学能够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秉持厚德、博学、笃行、致远的校训,顺利而富有收获地完成学业。
宋希云对2014级研究生同学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夯实学术根基。宋希云说,研究生教育以知识为基础、以研究为核心。要真正做研究,学科功底不够,很难取得重大的、可持续性的成绩。希望同学们认认真真学好基础课程,扎扎实实做好实验调研,使自己具备系统和宽厚的学科功底,在全面把握本学科的基础上从事科学研究。
二是增强创新能力。宋希云说“创新求变”、“追求卓越”是科学研究的首义,也是研究生教育的永恒主题。广大研究生同学作为即将活跃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第一线的主力军,正处在思维最活跃、精力最集中、创新能力最强的时期,希望同学们着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发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勇于提出自己的学术问题,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做更多具有“引领性”和“创新性”而不是“跟踪性”的工作。要大力倡导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方法创新,力争在一些科学前沿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建树、有所突破,早日成长为国家自主创新的骨干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是恪守学术道德。宋希云强调,作为国家最高层次的人才,研究生同学应该坚决抵制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工具主义的科学观,坚守学术净土,从读研究生开启学术生涯的第一天起就养成信守科学道德、严守学术诚信的良好习惯,树立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社会责任感,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学术研究,用真实的数据描述科学现象,用正确的逻辑总结科学规律,坚决杜绝学术浮躁之风和失范行为,不断在学术上、在人格上完善自我,成为一名真正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四是培养团队意识。宋希云指出,目前许多重大课题攻关都是在多学科领域同时展开,由不同学科的学者共同参与、共同进行。这就要求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中要有高度自觉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认真学习和琢磨如何与老师合作,与同学合作,与管理服务人员合作,开放思想、注重交流,努力作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宽广的胸怀和豁达的态度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在团队协作中实现个人的学术理想和人生价值。
导师代表、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沈伟教授,研究生老生代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远德龙,研究生新生代表栾凯等分别发言,表达了对2014届硕士研究生的美好祝愿。
各学院院长、分管院长、导师代表、研究生秘书及2014级近400名研究生同学参加了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