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综合资讯

建筑工程学院开展“东营古建寻梦行,守护传承启新程”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5-02-24 来源:建筑工程学院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挖掘齐鲁大地古建筑文化价值,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月15日至19日,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东隅遗梦”古建守护团、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名企领航,‘砼’新筑梦”赴东营实践服务团奔赴东营广饶,开展了为期5天的古建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由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全洪珠带队,开展了文化宣讲、企业走访、实地调研、技术修复等一系列特色活动,为古建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勤求索,广调研,徜徉古道探寻古建遗风

为了深入探索古建筑文化的精髓,实践团成员们踏上了勤求索、广调研的征程。他们穿梭于东营的大街小巷,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用心感受着每一座古建筑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在广饶县关帝庙、傅家遗址、乐安故城等历史遗迹中,团队成员们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拍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古建筑的构造细节、雕刻艺术以及损毁状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记录与分析。此外,团队成员积极走访当地老居民,聆听古建筑背后的传说故事,穿梭在孙子文化园,沉浸于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在博物馆透过古建筑模型和构件,领略古代建筑的技术与艺术成就。每一次的实地探访,都是一次与历史的深度对话,实践团成员们仿佛穿越时空,在探寻古建遗风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实践团成员在东营市历史博物馆感受古建筑文化

讲历史,述古韵,古建宣讲赋能理论沃土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纽带,是国家繁荣的基石。实践团成员们携手广饶县乐安街道,在綦公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功开展了一场古建筑文化宣讲活动。在内容设计上,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并利用自身所学,以闻名遐迩的故宫、天坛为切入点,巧妙引入孩子们身边的关帝庙、西关小镇等实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的肢体动作,将复杂的古建筑知识变得生动具体。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实践团成员特地准备了一系列宋代木质结构古建筑模型拼接材料,孩子们分组探究图纸,动手拼接构件,在团队成员的悉心指导下,成功搭建出栩栩如生的古建筑模型。

实践团成员开展古建筑知识趣味互动问答环节

深体验,增阅历,访企拓岗助力创新实践

为了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拓宽实践团成员的视野,实践团成员先后前往广饶科力达石化科技有限公司和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拓宽视野。在广饶科力达石化科技有限公司,实践团走进中控室,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行,一线工作人员详细讲解设备原理,成员们近距离感受了现代石化产业的高效与智能,亲身体验了工作环境,还激发了他们将石化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借鉴到古建筑保护领域的思考。交流座谈会上,企业人力资源部详细分析了当前行业岗位需求,从一线工作、工程管理到安全环保等多个领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不同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与素养。此外,实践团还走进了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参观了设计室、模型室等部门,深入了解了建筑设计的整个流程以及古建筑保护的整个流程和技术要点。在与设计师的交流中,设计师们分享了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成功案例,鼓励实践团队在未来的学习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古建筑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团成员与广饶科力达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开展交流座谈会
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一线工作环境
实践团成员跟随企业负责人进设计室观摩学习

通过这次活动,实践团将以实践活动为契机,继续不断砥砺前行,乘风破浪、勇于探索、勤勉务实,始终保持“拼”的勇气、“实”的态度、“干”的行动,持续从事古建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实践活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为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作者:渠非 编辑:薛寿鹏 姜妍 季敏慧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