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校团委召开专题会议研讨“挑战杯”工作。会议邀请了学校“挑战杯”竞赛资深指导教师代表、校创新协会会员代表参加。
与会老师就“挑战杯”赛事的氛围营造、全程指导体系的设计、项目来源平台的建设、激励机制的完善、评审体系的科学化进展、长效机制建设、成果展示平台建设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学校“挑战杯”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与会老师一致认为,“挑战杯”赛事作为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的“奥林匹克”盛会,应该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抓手,成为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首选平台。要创新宣传手段,丰富宣传载体,让全校师生对“挑战杯”赛事从活动层面和文化层面都有深刻地了解,从而在全校形成全员重视、全员参与、全程指导的氛围。要全方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做出科学评价,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课题,鼓励大学生学习创新理念,努力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学校的创新立项、学生的创新点子加工整理后成为“挑战杯”的项目来源。要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结合学校实际,在项目组织、竞赛流程、评审细则、激励机制等方面追求更加科学化的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要在工作中强化积累,在探索中勇于创新,努力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指导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挑战杯”竞赛长效机制。要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对“挑战杯”竞赛成果的展示和转化,让更多同学分享指导老师和参赛队员的参赛经历和享受,激发更多同学加入“挑战杯”行列。
多年来,学校十分重视“挑战杯”竞赛活动,竞赛成绩也日渐优异。今年是“特色名校建设年”,校团委将进一步对“挑战杯”竞赛的宣传、组织和指导工作,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真正让大学生在“挑战”中发展,在“挑战”中提升,在“挑战”中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