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综合资讯

开学新“视”界——唱响新生集结号

时间:2012-09-10 来源:宣传部

仅仅两天的时间,7000多名学子汇聚到农大,正式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入学资格考察、学院报到、收拾宿舍、认识新同学,他们体验着崭新的大学生活......

“姐妹花”相约农大

9月9日上午,经管学院新生报到处出现了一对“姐妹花”—— 姐姐王昭萌和妹妹王昭蓉。这对来自青岛崂山的双胞胎,分别被经济与管理学院财管和会计专业录取,两姐妹从上幼儿园就一直在一所学校,两个人天生默契十足,中考成绩相差1分,高考相差4分,现在也终于实现了上同一所大学的梦想。

姐妹俩帮助对方收拾东西。由于妹妹住在新宿舍楼上,暂时不能晒衣服,姐姐就去把妹妹的衣服带到自己的宿舍帮忙晒,就这样姊妹俩在不同的宿舍楼间来来回回,你帮我,我帮你,很快就把东西都收拾妥当了。“天天在一起,想独立一点,如果哪一天我们不在彼此身边了,要能学会独立生活才行。”姐姐说,“之所以选了不一样的专业,也是为了可以互补和独立。”

像她们一样想要独立的还有另一对姐妹花,新生报到第一天的下午,一位父亲扛着被子,领着自己的两个女儿前来报到,这两个小女孩不仅长得一模一样,就连的行李箱、衣服、眼镜、手机、马尾辫都是一样的。据了解,她们是一对双胞胎姐妹,今年同时考进我校。姐姐被生命科学学院录取,妹妹则考进经济与管理学院。

姐妹俩的性格差异很大,妹妹比较活泼开朗,而姐姐相对较含蓄内敛。在家的时候,姐妹俩经常因为意见不合吵嘴架,而在外面俩人却亲得和一个人一样。姐姐告诉记者:“之前一直都是爸爸妈妈照顾我们,现在我们上大学了,将来能够让爸爸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是我们最大的愿望。”谈到这里,姐姐已经在偷偷地抹眼泪,妹妹见到此情景,上前去拉住姐姐的手,两姐妹的手紧握在一起,彼此鼓励着。妹妹说:“上大学,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独立的生活,我们都希望自己变得更加独立,尽快成长起来。”

新生接新生,及早体验当“学长”

在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的迎新现场,一个迎接新生的“学长”十分特别。没有学院的统一制服,没有工作证,甚至脸上挂着的也是腼腆的笑容。这样一位略显青涩的“学长”也是大一新生。

这位迎新的新生名叫窦心东,来自山东德州,他的表哥是我校动科学院大三的学生,自己来探望过哥哥三四次,可以说早在三年前就开始了解青岛农大了。“现在和以前来这最大的不同就是,现在我也是青岛农大的一份子了。”他抿了抿嘴继续说,“现在来到这里上学,看来我和青岛农大的缘分早在几年前就定下了。”

说起父母,窦心东告诉记者,其实妈妈现在也在城阳,并且在这边打工,算是“陪读”。原来陪儿子读书是母亲的初衷,从小就对儿子疼爱的妈妈对他寄予了厚望,儿子考上大学,母亲实在舍不得,就辞去原来的工作和儿子一块儿来到城阳,陪在儿子身边。

和其他陪读父母最大的不同就是,窦心东暑假自己就在学校附近的一个火锅店打工,母亲坚持要来他才介绍母亲也来到这里打工的。“其实我感觉挺对不起妈妈的。小时候自己特调皮,妈妈真的付出了很多,我现在也报答不了她。”哽咽的语气也打动了记者,“我现在还是住在学校宿舍,打算一周去看妈妈两三次。虽然还是羞于表达对妈妈的爱,但我会用实际行动来表达。”他坚定地对记者说。

来到大学,受哥哥的影响,窦心东也想锻炼下自己,竞选班委。尽管先前没有当班长的经历,但他现在已经充满了自信,来帮忙接新生就是想尽早适应大学生活,帮助同学的同时也让自己体验到了快乐。“我对学校算是熟悉了,以前来的时候没发现它这么大,真正来到这里还是感觉不太一样。”

低碳求学,父子骑车报到

两个人,两辆自行车,两包行李,11个小时的车程。在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的迎新现场,一对父子特别引人注目。

据了解,这对父子来自烟台龙口,爸爸说:“家里也有车,但就是想让孩子体验下生活,磨练下孩子的意志。”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爸爸就拟定了骑自行车来报到的计划,妈妈也表示非常支持。由于近几年大气污染十分严重,温室效应突出,植物破坏严重,在会计事务所工作的爸爸胡本森有强烈的环保意识,他敏锐地注意到了近几年私家车数目增加给环境带来的破坏,以及我国石油资源储备不足的现状,支持儿子选择农业大学的目的也是想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希望孩子今后利用科学知识为中国农业多做贡献。动身之前,父子俩做了充分的准备,带上饭,带上水,一切绿色消费,包括修理自行车的装备,以备不时之需。

9月8号5:30,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父子俩就出发了。608省道——215省道——204国道,龙口到青岛这条路父亲以前经常开车走,所以非常熟悉。父子俩路上只短暂停留了半个小时,在路边草草地解决了午饭,下午4:30到达,找了最便宜的旅馆住下来,9号来校报到。一切从节俭出发,路上所见所闻也让父子俩感触颇多。“父辈们都是靠两条腿走这条路的,这可得走十多天啊,我们骑自行车已经比以前幸福多了。”父亲对儿子胡立明说,“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排放的废气,也更能坚定儿子保护环境的信念。”

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胡父非常看重,高中就让孩子骑自行车上学,凡事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并且把儿子送到后,父亲打算一个人继续骑自行车回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嘛。”父亲表示,今后儿子回家,也支持他低碳行动。

作者:学生记者 栾兆菊 杨金宝 曲俊凯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