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综合资讯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时间:2022-04-04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深入学习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促进“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堂教学,3月31日,青岛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收看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教授的专题辅导报道《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深入学习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会议以观看在线视频形式进行。

杨晓慧教授结合自己参加“两会”的经历对今年的全国“两会”精神进行了解读。报告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世界和中国两个层面介绍了今年全国“两会”召开的特殊背景。指出在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两会”的如期召开成为和平发展的象征性符号,为世界注入了难得的稳定剂和正能量。第二部分是对全国“两会”基本精神进行阐释。认为今年全国“两会”呈现出议程紧凑、务实高效、团结奋进三大特点,围绕两个确立、全过程民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三个方面对全国“两会”精神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释,并从“两会”精神分析了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他指出,中国之治本质上就是制度之治,两个确立体现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表征着党的领导制度;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要组织载体是人大和政协,根本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共同富裕推进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社会主义公平与正义的原则来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第三部分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推进“两会”精神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是通过学理讲清楚“两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二是通过对比讲清楚“两会”发挥党和人民权重桥梁纽带的重要作用,三是通过事实讲清楚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交织下“十四五”的良好开局和发展态势。

通过报告,广大教师深受启发,纷纷表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学生的精神引路人,思政课教师必须将日常的教育教学与国家大事、社会热点紧密结合起来,使理论知识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时事,让国家大政方针在青年学生中入脑、入心、践行。

自全国“两会”召开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以多种形式学习“两会”精神,探讨“两会”特点,分享学习心得,积极当好“两会”精神传播者,及时将“两会”相关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引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向学生介绍过去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并用数据描绘未来的发展规划,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国家发展变化,帮助学生树牢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同时积极开展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就教育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民生保障等“两会”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学习,通过对国家相关方针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引导学生关注时政,领会“两会”精神。

单位审核人:修彩波 编辑:曲天泽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