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团中央公布2016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名单,青岛农业大学团委荣获优秀单位称号。这是我校继2007年之后再次获此殊荣。
2016年暑期,学校立足学科优势,依靠专业,依托专家,精心筹划,科学组织,共组建了9支全国社会实践重点团队、4支省级社会实践重点团队、17支“三下乡•千村行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13支省级“调研山东”重点团队、17支“调研青岛”重点团队、10支校级重点团队以及321支服务小分队。全校共有万余名学生走出学校,走向乡村,足迹遍布甘肃、青海、山西等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山东省17地市。他们深入基层,利用专业知识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宣传电商、安全用电等多方面的知识;关注退伍老兵、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为大山中孩子们带去知识与陪伴;寻访中国传统风俗,探究古老技艺的奥秘;多方调研,呼吁社会保护环境……各实践队在当地解决实际问题,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以及社会各领域广泛关注。各队伍以及个人共发表报道458篇,其中国家级媒体报道198篇,省级媒体报道163篇,地市级媒体报道132篇,收到社会实践活动邀请函、感谢信158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第二课堂丰富和延伸第一课堂,构建了具有特色的社会实践“三六六”育人模式。依托于“校内社团、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三个平台,重点开展了六种类型实践活动,包括“引领型、调研型、服务型、认知型、技能型、职业型”实践。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调研课题、志愿服务、社会观察、创新创业、就业择业”等六个方面相结合,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同时,社会实践工作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社会实践成果交叉性促进整体工作提升,通过多年培育,重点团队实行了项目化可持续运作,多个团队和项目已经实现了从点上实施到面上推进的提升,实现了各自为战到横向合作的跃进,为更多高质量成果的推出奠定了基础。深入开展“三下乡”、“调研山东”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实践与教学、科研相结合,推进社会实践的“专业化”发展。推进社会实践“大众化”进程,鼓励人人参与社会实践、人人享受社会实践,“全员化”参与实践的氛围日益形成。
2012年以来,我校参与社会实践学生数30000余人次,活动覆盖全国27个省市及山东省所有区县。社会实践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共有24支队伍入选国家级重点团队,10支队伍被评为国家级优秀团队,65支队伍被评为省级优秀团队,72支队伍获评“调研山东”重点团队,连续3年荣获“调研山东”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连续4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社会实践组织单位,连续2年承办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青岛片区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