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十点半,一辆大车拉着几百斤樱桃驶进校门,停在学校主楼北侧的广场上。这是青岛农业大学驻枣庄市山亭区宋庄村的“第一书记”、图书馆马启山老师带领村民卖樱桃来了,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带樱桃驱车六个多小时回到青岛。
“这次带了1000多斤,前两次分别都是2000斤。”正在给同事拿樱桃的马启山告诉记者。宋庄村盛产樱桃,而且樱桃品质好,他从今年一月成为学校第四批“第一书记”中的一员,被选派到宋庄村进行帮扶后,就着手准备帮助当地农民进一步扩大樱桃销售,促进增收致富。
通过朋友、同事的多方联络,以及微信朋友圈、聊天群等平台的信息传播,听闻马老师要带当地樱桃回学校,很多老师纷纷给予支持,“我要两盒”、“我要四盒”、“我也要四盒”……才几天的功夫,在学校一个教职工联络群里,“两盒”、“四盒”的信息不断。随着同事们的进一步帮助宣传,黄岛区、李沧区的多家企业表示愿意购买樱桃,发放给职工或者当做慰问礼品。
“青岛本地就盛产樱桃,街上都能买到,可大家还愿意买我们的……”马启山说。据马老师介绍,他们拉来的樱桃,都是前一天采摘的新鲜樱桃。一般于当天中午开始采摘,下午进行分拣、装箱,凌晨出发赶往青岛。早上六七点钟达到青岛后,及时送往各个客户单位。该村村支书杨书记告诉记者,作为“第一书记”,马老师三次送货都熬夜跟车前来,非常辛苦。驻村三个多月来,除了三次送樱桃,马老师只在干部述职时匆忙返校一次。
据马启山介绍,在宋庄村460多户村名中,贫困户占了一半。为提高贫困户的收入,村里优先向贫困户收购樱桃,并且,收购价格会稍微高一点。该村有一位50多岁的特贫户大姐,带着一个略微智障的孩子,生活非常困难,对于她家的樱桃,村里总是“有多少收多少”。
据了解,眼看小樱桃将要下市,当地大樱桃品种即将上市,除了进一步帮助当地农民打开销路,马启山还在筹划成立专业合作社,依托学校专家教授的力量,进一步提升当地樱桃、核桃、板栗、花椒等农产品的产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