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需要什么样的实用型海洋技术人才?高校海洋人才培养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带着这一调研课题,日前,青岛农业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调研山东”社会实践团深入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学院水产教授与同学们一起深入了解政府、企业和养殖户等各方面对海洋科技和海洋科技人才的需求状况,认真倾听不同层面对实用型海洋科技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7月31日上午,调研团队在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与管委会有关方面负责人进行了座谈,通过面对面座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对海洋科技人才的需求状况。示范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赵志峰介绍说,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海洋人才的缺口是很大的制约。涉海人才的缺口,导致了许多涉海企业的技术水平较低。当地有一家养殖企业前几年新引进了一套鱼类养殖系统,想找个专业的大学生给他打点,但招了两年都没招到人,因为缺少掌握新技术的人才,他的新设备一直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赵志峰说,为了提高农民养殖户的实用养殖技术,东营市开设了新型农民学校,希望通过培训把大家的养殖积极性很好的调动起来。他们特别需要那种能“下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海洋人才,能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带领农民发家致富。
座谈会结束后,调研团队一行来到黄河三角洲海洋生态养护与修复实验中心、山东海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养殖区进行实地调研考察,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谈,大体了解了海参的养殖情况,并就实验中心人才需求情况做了调查。该区域是东营民进东城支部发起成立,汇集了一批有志于环境保护的社会名士和企业精英,旨在推动东营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努力做好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基础服务。在养殖区,学院的水产教授和养殖区负责人员就养殖车间先进的换水设备、恒温保持设备、管理养殖技术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并分享经验。谈及人才队伍,管委会副主任任方旭介绍说,目前,不少县级市的涉海产业研究性人才急缺,特别希望高校培养出的海洋人才敢于走下来,愿意深入基层,能够进入涉海企业,能尽快地将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
8月1日上午,调研团队来到全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利津县刁口乡,与刁口乡的党政领导、当地水产养殖公司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座谈。双方就校企合作及我省涉海企业对实用性海洋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开展了积极富有成效的交谈。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周顺在座谈交流时表示,刁口是全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青岛农大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培养实用性海洋技术人才,多为刁口水产养殖公司输送大量实用性海洋技术人才。刁口乡乡长任传涛表示,刁口乡人民政府将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产学研合作,希望青岛农业大学对刁口水产养殖发展给予更多的智力支持,欢迎大学生来刁口开展实习实践,并表示将为实用性海洋技术人才的社会实践及实习提供帮助,并希望学校与当地政府强强联合在当地开设教学基地。
座谈结束后,调研团队一行参观了兴海水产、染星公司、丰实水产等公司的养殖基地,并做了详细的咨询与了解。社会实践团的全体成员纷纷表示,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自己作为实用性海洋技术人才的能力。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周顺在调研中接受东营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此次调研的成果将作为新成立的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与学生工作开展的重要参考,他们同时也会把调研中的发现与收获反馈给学院的专业教师,使人才培养工作更有针对性,更符合产业的发展和生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