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综合资讯

【典型经验】四度发力传承红色基因,知行合一铸就志气骨气底气

时间:2024-11-28 来源:学生工作处(武装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学校以“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主题,从铸魂、培根、笃行、弘志四个维度发力,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知行合一中涵养“强国一代”志气、骨气、底气,凝聚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青春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感悟信仰力量,坚定爱国之心。学校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部队军事专家等来校开展宣讲,为青年学生讲好革命战争故事、建设发展故事、奋斗强国故事、国防发展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强大力量。发挥朋辈榜样引领,组建优秀学生宣讲团、退役大学生宣讲团,学生资助宣传大使等典型队伍,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红色教育实践、国防教育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等开展宣讲,进一步坚定学生爱国主义信念,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强化青年学生政治引领,组织开展“七十五载长歌奋进 赓续前行挺膺担当”庆国庆升国旗主题团日活动、“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主题团课、“红色传承 廉政在心”城阳毛公山清风馆廉政教育等活动,激励青年学生赓续奋斗,勇担时代使命,永葆清澈初心。

铭记光辉历程,坚定信仰之基

用好红色资源,创新思政课堂。创新授课形式,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依托“军事理论课”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学习,通过专家讲座、交流研讨等学习形式,进一步从党史中汲取思想滋养,坚定学生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信念。丰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绿化、校园勤工助学等,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另一方面发挥农科学院特色优势,组织群芳圃花园节、秋日游园会等活动,打造劳动教育文化品牌,涵育学生“三农”情怀。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开展“红色观影”主题活动,通过观看优秀红色影片,重温峥嵘岁月,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爱党爱国之情,夯实信仰之基。深挖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课程思政元素,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精神谱系微党课比赛,动漫与传媒学院发挥“红色音乐”育人功能,将音乐党课融入党纪学习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以音乐说“纪”讲“史”。丰富线上学习教育载体,依托线上党纪学习教育专题网站、“青农学工”微信公众号和“易班”网络阵地等线上载体,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模范事迹,让红色文化根植于学生心中。

挺膺担当作为,奋楫笃行致远

寻访红色足迹,拓展育人空间。组织开展红色先锋志愿服务活动,由退役大学生组建的“戎耀红”支教团深入临沂平邑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活动,通过讲述自己从军时的所见所闻,激发孩子对军营生活的向往,播下立志报国的种子。校级“资助宣传大使”响应国家号召,深入乡村、社区和学校广泛宣传资助政策,让党的好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化药学院“‘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实践团利用家乡文化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实践,加深人们对党的奋斗历程和使命意义的认识。园艺学院“不忘初心、精于专业,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深入威海汪疃镇,引领科技兴农,力争成为新时代“智慧新农人”。国旗护卫队“赤旗迎风,延安传颂”志愿宣讲团开展红色理论宣讲,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此外,学校广泛宣传动员450余名学生报名“青鸟计划”,返回家乡政府机关、基层单位、乡村企业等进行实践锻炼,为家乡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传承革命精神,砥砺奋进前行

弘扬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结合全民国防教育日、国家公祭日和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退役大学生党员走进红色场所,聆听红色故事,通过走进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参观海军博物馆、祭扫烈士陵园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好校领导“开学第一课”,创新举办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位授予仪式等典仪活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仪式育人成效。艺术学院第三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党建育人作用,将“全国样板支部”先进经验辐射到社区、带动相关楼宇,成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基层党建创新和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金钥匙”。

 
 
 
 

作者:王洋 编辑:薛寿鹏 姜妍 张小亮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