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综合资讯

老校友的不老情怀

时间:2013-06-20 来源:宣传部

6月18日上午,园艺学院实验室走进10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院长王然教授的引领下,他们如小学生一般新奇而又兴奋地参观着一间又一间实验室。

“毕业都50多年了,年龄越大越惦记学校,越想回来看看”,老人们一边看一边发出由衷地感慨。

“大家好啊……”见到正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同学,这些特殊的来访者显得极为亲切。“这些可是名副其实的小师弟、小师妹了……”,老人们笑言道。

的确,这些年龄最小也进入了古稀之年,年龄大的已近八旬的老人,与这些青春年少的在校大学生,无论是年龄还是辈分上都有着悬殊的差距,却真的是师出同门,他们有着相同的名字——“农大人”,他们传承着一样的母校基因。

他们是园艺学院58级的校友,也是我校第一届本科毕业生。

“这些学生可是你们学生的学生的学生了……”王然教授笑着说,这话听起来有些绕口,透露出的却是一个清晰的事实,是一脉相承的师承关系。比如,这些老校友中的生兆江老师是园艺系的(现园艺学院)老系主任,他的不少学生的学生现在也都是园艺学院的骨干教师了。

走在现代化的实验室里,这些老人们不住地啧啧称叹,“真好啊,这都是咱们那时没有的……咱们那时候主要就一把剪刀……”抚今追昔,50多年前的青葱岁月一幕幕浮现在老人们的眼前。

在又一届毕业生即将挥别母校的毕业季节,他们又一次回到了母校。

身在母校,那些与母校有关的日子,越发地清晰起来,尽管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冲刷,却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戴洪义副校长、原永兵副校长亲切地看望了这些荣归母校的老校友们,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学校这些年的成长与发展。

老人们说,尽管这个校园对于他们而言是陌生的,这里的一草一木对他们来说也都是全新的,但他们却没有一丝的陌生感觉,有的都是难以名状的亲切与温暖。

一草一木总关情,漫步在陌生而熟悉的母校,步履有些蹒跚的他们每一到一处,都能听到他们出自肺腑的爽朗的笑声,这笑声悠扬而清脆,温和而热情,它好像有极大的感染力,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笑声中,这些古稀老人彷佛又回到了他们的大学时代。

活动的组织者齐仲春老人说,回母校看看,这是他们多年来来自内心深处的强烈愿望。

这些年来,大家通过各种途径关注着母校的日新月益,离开越久,越是牵挂,回“家”的渴望也愈是强烈。年近80的朱玉黛老校友,家在天津,此次也不惜长途跋涉,与大家相聚母校。大家的心情一如生兆江老师在给园艺学院题字里所写的那样“心系母校师生情,返校看望心如愿,喜看学校新面貌,园艺深情更依恋”。

正如歌里唱的,“黄沙吹老了岁月,却吹不走我的思念”,半个世纪的时光打磨,一切都在变化、在发展,沧海桑田,曾经青葱的学生成了今天的古稀老人,那时的激情岁月都沉淀为如今的记忆,唯一不老的是校友们对母校的恒久牵挂,唯一不变的是大家对母校一如既往的美好祝福与期待。

作者:刘晓华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