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教学

【以本为本,打造金专】培育复合应用型卓越“植物医生”

时间:2020-07-03 来源:宣传部

【编者按】在经历系列改革之后,走向本科教育的回归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经验,也是中国大学走向世界一流的必然选择。本科教育专业品牌,是高校赢得社会认可与学生支持的内在生命力。

2019—2021年,教育部分三年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中包括面向所有高校、所有专业全面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双万计划”(也称“金专建设”计划),旨在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016年,我校动物医学、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4个专业(群)被立项为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我校风景园林专业群、水产养殖学专业群、植物保护专业等3个专业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自筹立项,土木工程专业群、动画专业群、通信工程专业群等3个专业群获批建设校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2017年,农学专业(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群)获批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2019年,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3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16个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立项建设以来,各专业(群)取得明显建设成效,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以本为本,打造金专】栏目首期以十个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建设情况为重点报道,以点带面展现学校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不断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人才贡献度的担当作为,营造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

培育复合应用型卓越“植物医生”

植物保护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也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近几年,在师资力量、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等各方面取得了快速进步,并保持着一定的优势。2017年10月,我校正式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植物医学学院,2018年招收了首批植保专业公费农科生(植物医学方向)。

近几年,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研究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召开2019年全国新农科新植保学科高质量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植保大讲堂”、“泰山学术论坛”、全国首届黄淮海青年学术论坛等学术活动,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国家级56项,省级25项,累计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企业委托项目18项;发表核心期刊及以上科研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文章50余篇,IF≥10共计3篇;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3项,申报发明专利20余项。

 

“12345”——植物保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优化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学生进行“模块化、分段式”培养,形成了一个理念(IPM)、两种类型(学术型、应用型)、三个环节(理论课、实验实践、创新创业)、四个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五个保障(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质控体系、配套制度),即构建“12345”人才培养模型,着力于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植物保护人才的培养。

要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植保专业树立人才培养三大目标,其中包括培养学生具备新农科、生物学科及植物保护学科相关理论知识体系的知识目标;具备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技术,较强的调查、研究、交流、决策、管理能力为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过硬的体能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主的素质目标。

 

通过完善新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增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大学生技能竞赛、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举办企业培训班等。此外,专业还积极和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康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校外企业探索建立校企协同育人体制机制。

植保专业举办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19年植保专业学生共获得大学生创新立项目2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5项。近几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参与发表科研论文36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举办专业技能大赛3项。获得各级竞赛奖励60余项,2018-2019年,连续荣获两届全国大学生植物保护专业能力大赛团体二等奖。2019年,分别荣获全国第十六届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挑战杯竞赛二等奖、山东省第十六届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挑战杯竞赛一等奖、山东省弘创杯创业竞赛铜奖、第十届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二等奖。

近三年,本科毕业生的年底正式就业率均超过95%;植物保护专业考研率连续三年超过50%,近50%同学考取重点高校和国家级科研院所,学生就读植保专业意愿较高。2018年省内外本科生的一次性录取率100%,报到率达97.9%。山东省市、县、乡镇植保站30%负责人毕业于我校植保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0%以上,大量毕业生现已成为岗位带头人或业务骨干,得到行业及社会的高度认可。

“三横一纵,全面贯通”——保障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明确专业建设思路,完善特色课程体系。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技能提升为特色,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山东省经济建设为宗旨,以教学资源配置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师资建设为手段”的总体专业建设思路。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平台”为主体,“实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为支柱,形成了“专业学术方向与应用技术方向”为拓展的“3-2-2”课程体系,构建“三层次四系列”为主要内容、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实践教学安排与农时对应,增加了设计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的数量,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成果显著。

目前,整合现有学科体系下的教学实验室,打造一个集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实验教学于一体的山东省植保专业实验示范中心。中心下设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室、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室、普通昆虫学实验室、农业昆虫学实验室、农药加工检测实验室、农药生物测定实验室等6个本科生教学实验室,1个大学生创新平台,1个“虹子”标本创业工作室。六个功能实验室建设体现基础、专业实验教学功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平台建设体现综合、提高、创新实验教学功能,贯穿联通基础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将原有相关实验设备进行整合,由分散管理使用到集中统一管理,达到整个实验中心全面贯通,从而提高实验室资源的使用效率,为人才培养提供硬件条件。同时,专业与企业合作共建25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个专家大院或工作站,1000余名本科生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协助教师开展科技服务和科研工作。

此外,专业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丰富教学形式,开设了特色网络课程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目前,《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和《普通植物病理学》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农业植物病理学》和《普通植物病理学》参与国家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网络视频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

“引进来,走出去”––多方位提升专业师资力量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师资新生力量。专业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为国家培养高水平植保专业人才,为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有效保障提供人才支撑,使该领域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科技创新高地、政府决策咨询智库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植物保护专业重视高水平师资力量的引进。近五年,专业引进多位优秀专家学者。除此之外,专业还聘请陈剑平院士、康乐院士、万方浩研究员等12位知名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基层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讲授一定学时的专业课程、指导20多名学生的实践教学,累积做专场报告60余次。师资力量的不断壮大为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职教师的培养中,尤其重视培养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扬植保教学师资生产实践水平高的传统优势,做到“传帮带”协同发展。为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先后派遣8名中青年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访问进修和合作研究,28名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或参加教学能力培训,100余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重点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3人,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力量和实践水平。

专业现有教师队伍中,有专任教师60人,高级职称教师47人,其中教授24人,具有国外学术背景的有20人,国家首批千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名,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1人,泰山学者岗位专家4人,山东省现代产业体系岗位专家3名,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省杰出青年1人,青岛市现代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师生比为1:11。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2人,博士比例为86.7%,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1.7%,中青年教师企业社会锻炼比例达到50%。目前专业已经形成一支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同时也是一支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团队,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团队是省级优秀团队,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是校级优秀团队。

作者:校报学生记者 姜璇 编辑:薛春燕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