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校报

建工学子BIM大赛的“筑梦”路

时间:2017-06-25

本届BIM大赛在吉林建筑大学(北方赛区)、浙江理工大学(南方赛区)联网同步举行,是历届赛事中规模最大、参赛选手最多的一届,围绕工程设计、绿色建筑分析、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四大专项展开。比赛从初赛到决赛历时6个月,初赛共400所高校报名参赛,其中不乏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

回顾赛前备战的情形,团队队长裴伦成记忆犹新。每天晚上7:30到10:30,队员们都会准时在实验室相约。刚开始备战时,团队按照往年比赛的要求,在理论上下了很大功夫。没料到,今年的比赛较之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理论占的比重为70%,操作占30%,而今年正好相反,”刘文雪告诉记者,“好在指导老师车广杰及时调整策略,提出各种指导意见,为我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20日上午比赛开始,“筑梦之路”的队员们激烈讨论、出谋划策、开动脑筋,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比赛中。陈晓在做造价时,发现比赛内容与往年练习的题型和模拟题相比,都有较大的变革,尤其是布钢筋的部分,步骤正确但结果总是不对,“当时有一种紧张感涌上心头,后来和队友讨论发现有一个地方没有考虑得当。虽然及时解决了,但还是出了一身冷汗。”

BIM竞赛不仅难度大,它还是一场现场直播,这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选手们的心理素质。“因为是直接公布名次,所以特别害怕给团队拖后腿。”刘文雪回忆起比赛时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害怕、紧张、激动,是他们五位同学比赛时最大的感受。比赛的六个小时里,“筑梦之队”仿佛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斗”。“但我们会给对方加油打气,老师也会在休息时间走进考场和我们击掌,告诉我们不会做也要慢慢分析,说不定就会有灵感。”

这次竞赛,对于团队的五位同学来说,无疑是一次极棒的实践课,对专业的学习与理解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竞赛中有许多设计规范需要去注意,现在这些规范我也会自觉运用到考试中去。”裴伦成觉得这次竞赛让他更专业了,胡璐瑶说:“BIM竞赛让我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现在我做设计时会从节能、绿色环保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我之前没有考虑过的。”

在指导老师车广杰看来,技能大赛是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它既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与拓展,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据车老师介绍,目前学院已逐渐创建了“一个专业一个大赛、一个大赛一个品牌”特色体系。为了更好地对接校外高水平的省级以上赛事,学院专门成立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定期给同学们进行专业指导;设立大学生科技活动室,提供后勤保障;建立大学生科技团,定期举办比赛,为同学们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学院党委书记田义轲说:“学院老师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实习和实验方面尝试不足,对创新的理解也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以创新竞赛为载体来加强学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竞赛和专业学习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只要找准切入点,就能提高学院整体学风。”

作者:张慧慧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58957473

邮箱:xwzx@qau.edu.cn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