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博士,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农业大学“特支计划”骨干人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6项,发表SCI论文35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他引次数300余次。主译书籍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荣获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入选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王阳聚焦畜禽肠道健康调控等研究工作,带领学生团队投身科研,不断攻关,实干创新,追求卓越,为畜禽健康养殖贡献力量。
“教学是大学教师的首要任务。作为大学教师,只有因材施教,潜心育人,才能让学生知农、爱农、兴农。”说到工作,王阳首先谈起了教学。
2018年博士毕业后,王阳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承担了《动物营养学》《饲料加工工艺学》等课程。在从业初期,她的心中也非常迷茫,“站在三尺讲台,看着学生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意识到做好传道授业解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于是,我开始不断思考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优秀教师。”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王阳认真做好助教、听课等工作,积极参加教学比赛,以赛促教,曾获得学院教学比赛一等奖、青岛农业大学青教赛三等奖。针对课堂效果不断反思和改革,发表教研论文1篇,主持教研项目3项。她始终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她的课堂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王阳担任动科(创新)2102班班主任,并曾经担任学院兼职辅导员,关注学生学业生活,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校级先进班级,10余人被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她经常组织面对面谈心交流,对话过程中在学生心中厚植家国情怀。她充分发挥作为学生学业指导教师和生活上的知心朋友的优势,为学生考研提供专业化和针对性的指导,为志愿填报、初试、复试等各主要环节提供帮助,全力支持考研学子追寻梦想。
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王阳深知实践出真知,因此,她以山东省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多次到扶贫重点村进行考察,了解养殖中遇到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凝练成科研方向。
经过多年的努力,王阳及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建立了缓解热应激、氧化应激、免疫应激条件下肠道损伤的绿色防治技术和益生菌现场发酵技术,实现了肉鸡养殖过程中抗生素减量替代,显著提高了肉鸡养殖效益,助力肉鸡健康高效养殖。相关研究在美国科学促进会旗下科学新闻门户网站EurekAlert报道。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这是王阳秉持的科研理念。“做科研要能沉得住气,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冲刺。”
2022年的一天,研究生原君梦懊恼地向王阳展示自己得到的与文献中相反的试验结果,迎接他的并不是王阳的“批评”,而是暖心的安慰和鼓励。接着,师徒二人就试验结果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并从中找到创新点,将相关内容发表在中国科学院一区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
每当科研遇到困惑时,王阳总会召集研究生们一起想办法,找对策,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和技能。王阳非常重视前沿科学问题与畜牧学的结合,定期通过组会、个人讨论的方式,对研究生进行指导。
近年来,在她的指导下,研究生共发表SCI论文10余篇,多次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及“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资助,指导的本科生也参与发表SCI论文3篇,王阳本人获得“2022饲料创新研究生论坛优秀指导教师奖”。
“参加工作6年来,我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动物科技学院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支持与帮助,”王阳说,“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未来,我会继续积极工作,开拓创新,以实干力量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