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师者风范

【师者风范】张洁:身居杏坛 潜心育人

时间:2025-06-25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张洁,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律系教师,原管理学院正科级辅导员。2014年博士毕业后来到青岛农业大学任职,多次荣获青岛农业大学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妇女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工会积极分子、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校报优秀通讯员、新媒体优秀指导教师、校心理健康节优秀指导教师、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校教职工书画大赛二等奖、学院十大师德标兵、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律系奖教金等荣誉称号或奖励。累累硕果,见证着她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血。

恪尽职守,朝乾夕惕

因为出生教师之家,在高校大院琅琅读书声中长大的她儿时记忆最深的一首歌便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读小学时更是常常跑到阶梯教室外面踮起脚尖好奇地旁听里面的课堂,那时候对父亲的印象只有一身身的粉笔灰和课堂中不时传出的学生的阵阵笑声。父亲的博学、幽默,治学的认真严谨和对学生的爱深深感染着那个小女孩,于是梦想自己能成为父亲一样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做学生人生路上成长的助推器、航向灯。没曾想,这个梦想在二十多年后竟成了现实。

张洁常常对学生讲:“大学应该是一个奋斗的地方,不应忘记自己刚来到大学的初心”。一朵朵娇艳的花离不开园丁的精心呵护,一份份奖项离不开班主任的辛勤付出。在工作的十余年时间里,她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多次获评校级优秀班集体、先进团支部、红旗团支部和山东省先进班集体。班级学生里,有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获得者,有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校十佳大学生和优秀学生标兵多人。转岗后她担任班主任的知识产权专业班级在社会实践、考研、法考等多方面也位居专业前列。在日常教学中,张洁常常把思政教育带入课堂,她说:“看到学生的点滴变化都让我感到无比欣慰,但取得成绩更大程度上来源于学生自己的努力。我只是告诉学生,你们获取的不仅是知识,青年时期的奋斗是受用一生的财富。”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需要具备太多的能力,但张洁认为最重要的是真诚。她说:“要对每一个分管的学生负责,所以对待自己专业和班级的学生就像是对待自己‘孩子’的感觉,仿佛有种使命感,可能正因为如此,有时候就会严厉一些。但我觉得,只要是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利,就是对的,就是应该坚持的。”“现在部分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是人生奋斗的终点,不应该让自己那么辛苦,要尽情娱乐好好享受,但大学荒废了,日后很难有机会再弥补。虽然也有学生不理解这份严格之下的良苦用心,我也曾因学生的‘吐槽’而委屈落泪,但还是坚信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纤尘积成山,必须鼓励学生靠自己、靠奋斗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也许他们一时不理解,但时间久了,总会明白的。”

宽严相济,潜心育人

做学生工作加班加点和熬夜是常事,她说:“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位,就尽最大努力把它做好。”有一年在担任大一班主任的时候,她的班级学生入学基础较差,期末考试时出现了不少挂科的学生,她把所有挂科同学逐一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然后针对每个同学制定了学习计划,要求每周每位同学要带着自己的学习记录去“汇报”,用这种方式来督促他们强化学习,后来班里学生挂科的越来越少,绩点越来越高,班级凝聚力也越来越强,到毕业的时候全班同学都超额完成了毕业要求,班级还因各项工作表现突出获评了“山东省先进班集体”。所谓严师出高徒,大概说的就是如此吧。

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张洁虽然在学生学业上要求比较严格,但在生活中却十分温柔细心。工作十余年的时间里,她的手机一直是24小时开机,保证学生有急事的时候能够在第一时间联系到她。不管多晚,无论是不是休息日,只要有学生出现紧急情况,她都会马上开车赶到学生的身边,送学生去医院,在医院陪床至学生脱离危险。有一次,自己的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有学生因为身体不适紧急送医,一直忙到晚上10点,赶回家时孩子已经饿得哭了半个多小时,每每想到这些虽有些心酸,但面对危急的情况她仍毫不犹豫选择陪在学生身边。她说:“学生们大多都离家比较远,遇到什么事没有大人陪着,心里肯定会慌乱、害怕,身为一个老师,作为他们的大家长,这是我的职责,是我应该做的,也是我必须做到的。”

张洁的用心深深感动了身边很多学生,每年毕业都会有许多曾经接受过帮助的学生流着泪向“洁姐姐”鞠躬致谢、含泪道别,这些学生有的是曾经贪玩荒废学业如今顺利毕业的,有的是家庭困难接受过张洁资助的,有的是生活遇到挫折因为张洁的帮扶走出困境的。由于带过的学生很多,她说:“尽管自己做不到对每位学生足够熟悉了解,但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甚至毕业工作后,总有学生遇见我的时候会主动热情地和我打招呼,说声‘张老师好’,让我非常感动。”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谈到为什么常常对学生倾注大量心血,张洁说源于自己比较坎坷的个人经历。本科毕业后,只身考研来到山东,拿到了硕士学位后又留学海外取得了法学博士学位,这么多年走过很多地方,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奔波在路上。这虽锻炼了她自主生活的能力,培养了独立学习的习惯,却也深知奋斗不易,年轻时的每一次选择都可能成就不同的人生。在担任本科生《中国法律史》《外国法制史》《竞争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现代文员实用法律》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之余,常常有学生主动找到张洁老师谈心,聊对未来的学业规划,受其影响,不少学生选择了考研考博之路,也有很多同学像张老师一样在深造时选择了法律史专业,并被西北政法大学、湘潭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录取。

儿时的憧憬让她成为了一名教师,一声声“张老师”鼓励她在这条路上努力前行。虽然可以从事兼职律师,但她仍旧坚持自己的初心,努力专心做好一名大学教师,学生的“大家长”。为了更好地和学生交流,她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并参加了多次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甚至常常主动购买相关书籍充实完善自己。张洁说:“我不是为工作而工作,哪怕不再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还是愿意作为班主任队伍中的一员,在教学岗位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教书育人,为学生树立榜样,为学校奉献青春。”

就像《老师·好》中演的那般,管你最狠的老师,其实爱你最深。“手握戒尺,眼中有光”是张洁的目标,用仁爱之心疼爱学生、以平等之心对待学生是张洁的原则。牢记育人使命,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相信在这条路上她一定会越走越好。 

作者:徐凯悦 编辑:薛寿鹏 姜妍 孙梦雪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