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维,男,195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兼水禽营养与养殖技术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家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优质禽育种与生产研究会副理事长,山东省特种经济动物专业委员会主任,青岛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青岛市营养学会常务理事。
致力于鹅的品种选育与技术体系研究,尤其在五龙鹅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主持参加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3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奖励。其中主持的“五龙鹅品种选育”课题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五龙鹅良种繁育体系建立与推广”项目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豁眼鹅快长系选育及配套技术”和“鹅源草酸青霉果胶酶生产工艺与应用技术”项目分别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的国家“八五”攻关项目“饲料诱食剂的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鸡低胆固醇蛋、肉预混添加剂的研究”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的“鸡鲜精稀释与冻精冷配技术研究”、“畜禽系列化高科技饲料”项目均获山东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动物源纤维素分解菌发酵秸秆技术研究”项目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筛选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果胶酶菌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新型专利2项。发表论文325余篇,优秀论文奖20余篇,国家级学会奖10篇。
任教30年来,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共培养13000余名毕业生,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40多名,有4名获省级或校级优秀毕业生。主编全国农业院校使用教材4部,参编教材3部。主编或参编著作15部;著作分获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编的130万字的《中国鹅业》大型学术专著获得泰山基金资助。主持和参加教改项目8项。其中主持的“动科系系列课程改革”课题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课题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参加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课题获校级成果一等奖。
坚持深入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带领科研团队积极进行技术培训和辅导,耐心为企业、农民或养殖户解决疑难问题。近年来,为山东省新型农民和基层专业干部培训班授课200多次,培训农村科技人才与致富能手50000多人次,培训农业管理干部3000多人,编写生产技术规程及科普资料300多万字,并撰写了20篇畜牧发展战略研究论文。通过在全国各地建立各种科研示范基地,带领当地农民走致富的道路,为我国畜牧业和食品质量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山东省青年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被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评为“感动中国畜牧兽医青年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