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师者风范

张廷荣:一心为学生和百姓的美好未来

时间:2014-04-25 来源:动物科技学院

他是学生心中和蔼可亲的老师,他是胶东半岛广大养禽户口中的“胶东第一剪”。在许多养殖户的心中,家禽遇到疑难杂症,找到他就能“手到病除”。

近三十年来,他始终坚守在教学岗位第一线,心系学生的发展;他始终关注养殖业的发展动态,一心为养殖户谋福利。

他就是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张廷荣教授。他同时还兼任动物遗传育种教研室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遗传标记学分会理事,山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育学分会副秘书长等职。

联系实际,三尺讲台别有风味

从教近30年来,张廷荣教授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无论是为本科生开设的《家畜育种学》和《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课程,还是为研究生讲授的《高级生物统计学》、《现代育种学专题》课程,他都是精益求精。即便是讲的课程早以烂熟于心,他也从来没在备课上马虎一丝一毫。

为了给学生上好每堂课,他总是要花大量时间来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以便在有效的时间里让学生们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所学习的知识,他的资料不但是书本知识的累加,更多的还来自多年来他在社会服务、下乡支农中积累的实际经验。

同学们都说,他的三尺讲台别有一番风味,不是简单的传授专业知识,而是更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注重实际案例的运用。他还会用幽默风趣的话语跟同学们一起讨论很多社会实践中的实例以及新闻时事。

“张老师除了给我们讲授课本知识,还会经常跟我们聊一些课外的东西。他常常会拿一些最新发生的专业相关的新闻事件从不同角度给我们分析该怎样全面的看待问题。比如最近大家都在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张老师都会从问题发生的原因、危害、如何从畜牧养殖这个角度去避免等等的一些方面来给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不仅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了专业知识,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畜牧兽医这个专业,让我们明白,作为这个专业的学生,我们肩负了怎样的重担。”他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风格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本科生教育,张廷荣教授对研究生的教育也有独特之处。对于刚刚步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研究生来说,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学习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更多的成果可能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他会让学生从基本的实验操作开始做起,让学生在实验之余通过大量阅读文献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通过自己的摸索设计出技术路线。“因为是学生们自己选择的方向,所以做起来会更加认真,更加努力。对于研究生来说,更重要的不是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而是学会如何自己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如何通过学习借鉴找到自己的试验方案。导师的作用,更大的应该是发挥在对学生的引导上,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张廷荣教授还非常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他经常跟学生探讨未来的人生规划,对于对自己未来比较迷茫的学生都给予悉心地指导。“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要运用到实际生产才是真的学会了。”他总是用这句话来鼓励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自己的未来提前做好规划。除了对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细心认真的教学工作,张廷荣教授还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先后参与编写了《实用家畜育种学》、《生物统计学》、《兽医统计学》等大学教材6部,并担任《现代农业试验统计》的副主编。

执着追求,努力踏实做科研

在教学上的认真负责,并没有让张廷荣教授放松自己的科研工作。

他一直认为,只有搞好科研,才能在课堂上有底气,才能传授给学生最有用、最鲜活、最前沿的知识,这是教书育人的需要。他同时认为,作为大学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上好课、教好学生,还要用自己所学,为社会服务,为老百姓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张廷荣教授从事禽病研究二十余年,在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下蛋的生病就找张老师”。这句通俗风趣的话中也说明了张廷荣教授在禽病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地位。而在胶东半岛广大养殖户和畜牧企业中,张廷荣教授更是有着“胶东第一剪”的美誉,这是百姓对张廷荣教授的最大认可。这些年来,谁家的牲畜、家禽遇到什么疑难杂症,只要给他打一个电话,总能得到帮助。他到底治愈了多少禽畜,为养殖户挽回了多少经济损失,谁也无法统计。但他为广大养殖户的养殖事业付出的点点滴滴全都记在大家的心里,他成为许多养殖户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人。

“没有谁的科研成果是轻易取得的,每个成功的背后,总是有无数的失败作为地基。失败的多了,地基自然稳了,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他的研究生在进行试验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常常会经历试验失败的痛苦。每当这时,学生总会找到他,和他一起讨论和寻找试验失败的原因。经历几次的试验失败之后,学生情绪就会格外低落,张廷荣教授就会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的学生。

优异的成果来自不懈的努力,没有谁是可以轻易成功的。张廷荣教授也一直保持着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在张老师身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即使是在周末和节假日,也能经常看到他伏案工作的身影。正是靠着一种不断学习的精神,一种为了成功决不放弃的信念,一种不怕困难奋勇直上的魄力,张廷荣教授最终做出了优异的成绩。他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十几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2项、地厅级三等奖1项。先后在遗传、华北农学报、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等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

回报社会,以己之能做贡献

二十余年来,张廷荣教授时刻关注畜牧业的发展,一心为养殖户谋福利。

无论多忙,他都抽出时间积极参加各种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及服务活动,先后为山东春雪肉禽集团、山东仙坛集团、青岛万福集团、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山东天聚集团、山东华宝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山东中仁药业有限公司、山东利中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北京民生牧业等养殖与兽药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将专业知识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就目前来说,国家大力支持养殖业的发展,除了一些大型的养殖企业,还有很多农村散户也在经营一些大大小小的养殖厂。相对于大型的养殖企业来说,农村散户的养殖技术不完善,知识储备也较薄弱。我们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理应为这些老百姓们多服务,与他们多沟通,把自己的一些技术和技能教授给他们。”作为一个有着深深的社会责任感的人,张廷荣教授始终关注养殖户的发展,毫不保留的把自己能传授的一切知识都传授给了养殖户,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成为养殖户们信得过的人。

2013年8月份,山东检验检疫局的28名一线禽肉监管人员,来到我校学习,张廷荣教授为学员们做病理知识的专题培训,帮助他们熟悉家禽常见疾病的病理特征、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技术及预防等知识。解剖实验室中没有空调,他与其他老师一起带领着学员们在30多摄氏度的“桑拿天”,忍受着病死禽刺鼻的腐败气味,每天解剖几十只鸡。往往一会儿工夫,老师和学员们的白大褂及内外衣服就湿透了,即使如此辛苦,张廷荣教授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学员们传授知识,在记者采访时他说道:“山东局的这一批学员是近几年来我教过的学员中,最认真、最刻苦的一批,也是学习效果最好的一批。相信他们回到工作岗位后,一定会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本职岗位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除此之外,张廷荣教授还参加了很多的技术专题讲座。先后为烟台市畜牧兽医局组织的全市兽医技术人员禽流感防治技术培训,威海市乳山畜牧兽医局举办的科技下乡养鸡与疾病防治专题讲座,山东省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兽医技术培训,蓬莱市畜牧兽医局从业人员兽医技术比武等。张廷荣教授参与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组织的科技支农服务团的社会实践,与企业领导、养殖技术人员和养殖户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就养殖人员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与指导。

如今的张廷荣教授,一直走在勤奋工作、服务三农的道路上,他说,学生们的美好未来和养殖户的幸福生活是对他工作最好的回报。

作者:特约记者 王洋 刘倩倩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