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焕奇,男,1970年2月生,博士、教授、中共党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外科学分会理事,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临床兽医学教研室主任。1993年7月毕业于莱阳农学院牧医系兽医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1年7月和2004年7月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临床兽医学专业,分别获农学硕士、博士学位;2009年9月晋升为教授;2006-2007年被中组部、团中央选派到贵州挂任贵州省防治检疫站副站长;2009-2010年被农业部选派到埃塞俄比亚Alage ATVET College从事教学援助工作。
积极完成教学任务,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承担研究生、本专科生、大专班等5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主持省教育厅实验技术研究项目1项和校教改项目5项。主持的省教育厅实验技术研究项目“《家畜外科手术学》互动式实验教学模式研究”获青岛农业大学优秀实验技术成果一等奖;“兽医临床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青岛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完成了重点课程《家畜外科学》建设,制作完成《家畜外科手术学》、《家畜外科手术学Ⅰ》、《家畜外科手术学Ⅱ》等多媒体网络课件,实现了网上资源共享。目前承担继续教育《兽医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7篇。
主要从事动物麻醉、小动物医学和动物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完成“犬用复合麻醉制剂的研究”和“噻拉唑及其复方制剂—QFM合剂全麻分子机理的实验研究”,成功研究出全用复方麻醉制剂“犬眠宝”和相应的复苏剂,产品已在全国推广应用。目前,正在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11项,其中包括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乌骨鸡cDNA文库构建与黑色素相关基因克隆与表达的研究”,青岛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氟苯尼考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氟苯尼考SMEDDS制剂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农业部重大专项“猪、禽源中三种微生物的耐药性监测”、“牛源中金黄色红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等。参与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转基因肉羊育种”的研究工作。完成的项目“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h-LTF的转基因山羊研究”通过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低能量激光照射抗肿瘤效应及其机理的研究”先后被评为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局科学技术一等奖。发表科研论文108篇。主编、副主编或参编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兽医外科学》、《现代兽医麻醉学》、《兽医外科学》等教材10余部。
2007年被青岛农业大学党委、中共青岛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8年被评为学校第二届“十大教学能手”和优秀教师,并荣获“六和奖教金”;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校优秀教师;2010年被评为学校首届“十大师德标兵”;2012年被青岛市高校工委、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首届“青岛高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