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师者风范

青岛农大第一次党代会代表风采:刘润进

时间:2012-09-21 来源:宣传部

刘润进,男,1960年9月生,山东龙口市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菌根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1982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87年获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晋升教授。2012年被聘为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菌物学报》、《菌物研究》等刊物编委,中国菌物学会理事。多次赴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合作研究。

从事菌根学和植物病理学研究与教学工作30余年。他所带领的菌根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方向主要有丛枝菌根(AM)真菌多样性与生态学、AM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AM真菌生理学与作用机制、生物肥料与生物农药基础与应用研究。他所带领的团队建立和发展了菌根学部分理论和实验技术体系;从生态系统中分离到AM真菌6属127种;系统研究了部分生态系统中AM真菌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与功能,填补了我国AM真菌多样性及其资源生态学研究的空缺;首次提出了关于AM真菌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相互关系的学说和菌根真菌稳定生态系统的原理,该理论可为环境保护、退化生态的恢复治理提供新思维、新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证实AM真菌能提高落叶果树抗旱性、棉花植株中存在病程相关蛋白(PRs)、AM真菌能诱导多种PRs合成、发现AM真菌丛枝结构具有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新功能;一定组合的AM真菌和根围促生细菌(PGPR)具有相互促进、协同发挥促生防病效应;证实AM真菌也能够侵染植物的根尖,纠正了国内外认为根尖分生区对AM真菌是免疫的观点;提出AM真菌诱导植物抗病性作用机制的假说;发展和明确了接种势和侵染势的概念,创建了测定AM真菌接种势和侵染势的新方法;建立了温室AM真菌菌剂生产工艺和大田西瓜接种菌根配套技术。

这些研究成果和建立的技术方法等,不仅丰富了生物学的理论和知识,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其中“中国丛枝菌根研究” 2005年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唯一一项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75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

在教学工作中,创立以“一吸引,二设问,三诱导,四启发,五同步”为主要内容的“五环启发式”研究性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智能和思维能力,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建立了旨在提高学生科研素养的“五字”培养方法:突出一个“早”字,体现一个“导”字,狠抓一个“新”字,强调一个“严”字,依靠一个“勤”字。指导的研究生有3篇硕士论文获得省级优秀硕士论文,1篇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合作)。在国务院学位办主办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等刊物发表教学研究论文9篇。2009年获得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