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宝涵,男,195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院长,山东省仿生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无机化学和色谱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高校材料学科联谊会理事,民盟青岛农业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民盟青岛市委委员。青岛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青岛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1983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到我校任教,1991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精细化学品化学及应用、天然产物分离及应用、功能材料设计及性能研究等研究工作。主持或参加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厅、青岛市科技局等各类课题10余项。特别是在仿生农药的研究中发现并证实了银杏中含有丰富的农用杀菌抑菌物质,分离提纯该活性化合物,并以其结构为模板,首次模拟合成了农用杀菌剂“银果”、“银泰”和“仿生安”等系列杀菌剂,其中杀菌剂“银果”和“仿生安”分别以500万元和600万元实现生产技术转让和产业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0项,其中,2004年“‘银果’和‘银泰’农用杀菌活性的发现与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人工模拟银杏杀菌剂的研制和应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高效安全仿生农用杀菌剂—仿生安的研制”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08年“植物源仿生农用杀菌剂仿生安的研制与应用”获得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
从事教育工作29年,潜心研究,先后主持山东省特色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建设项目1项,山东省精品课程2项,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2项,校级精品课程2项,主编和参编教材10部,其中,国家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农业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先后获得教学成果10余项,所带领的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2009年评为“山东省教学团队”。
长期致力于科技社会服务工作,同省内20多家化工农药兽药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山东省化工与制药专业企业实训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青岛市新型农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参加青岛市委“百个科技创新团队服务百家企业”活动,带领学校新农药创制与应用团队同青岛瀚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合作研究和开发等项目,取得实际性成果。
2005年获得“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得“山东省教学名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