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网  > 人物  > 师者风范

尚书旗:为百姓,攀登不停,奉献不止

时间:2010-10-29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报

为百姓,攀登不停,奉献不止

——记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共产党员尚书旗

“我能体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体会那种终日劳作却依然贫穷的无奈。”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主席、机电工程学院学院尚书旗教授如是说,这是他几十年投身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原始动力。

坚实的步伐执着实践“为人民服务”

30多年前,尚书旗还是山东青州一名普通的高中老师,凭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农业机械化的朦胧认识,他考上了莱阳农学院农业机械化专业。从此与农机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1982年,尚书旗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之后,他以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农业机械化事业的执着追求而更加忘我地投入工作。

尚书旗的勤恳敬业、辛勤耕耘、不问甘苦与回报的精神,在同行们之间非常出名。他的奋斗史就是用汗水和智慧谱写的贡献史。他对农业机械化的教学与研究都是执着的,有时候甚至是着迷的。他一直认为跑着比走着感觉更好,“我们搞农业科技工作的人绝对不能偷懒。你看国家农业发展速度多快,我们要是不跑着干,很快就要落伍了。”科研过程中,尚书旗经常和技术人员奋战在花生田中,吃在地里,睡在乡间。他常常连续工作十个小时以上而没有一点疲惫之意,这让许多年轻的技术人员都佩服不已。

同事们都对尚书旗极强的时间观念有深刻的印象。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定下时间,他绝没有拖延过,而且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做到最好。在他的日程表中,没有周末、节假日,超负荷运转、加班加点已经是家常便饭,熟悉他的人喜欢说,“尚教授是一个工作狂。”

就这样,尚书旗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地以全部的热情和力量,用坚实的步伐执着地实践着“为人民服务”,以丰硕的农机科研成果造福天下百姓。

正是源于这份对事业执着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尚书旗在农机行业终于脱颖而出。他做出的业绩也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了较高威望,赢得了众多荣誉。2008年7月,“青岛农业大学尚书旗教授当选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IAMFE)主席”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一时间,《光明日报》、《大众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媒体上,“首位中国人任职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主席”的新闻点击率居高不下。全国各地的读者、网友们为中国农机界有这样一位为国争光的学者而骄傲。2009年11月,他又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农机推广功勋人物”。可以说,他用几十年的心血,终于实现了为中国农机化事业持续发展做出一份功劳的夙愿。

讲台就是最宽广的天地

作为一名从教近30年的大学教师,尚书旗自毕业留校的那一天起,把整个青春挥洒给了讲台。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几乎都是他的学生,如今,这些学生已经成为山东省各地、市、区级农机站骨干。谈起自己的学生,尚教授一脸骄傲。这不仅仅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桃李满天下的荣耀,更是因为,这些扎根农业的学生,对农机化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做出的优异成就,也算是替他圆了多年来推广先进农机技术的梦想。

尚教授的授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科前沿及最新的研究成果融于教学之中,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因为有这样一位杰出的农机人才做领航人,同学们都对专业前景充满憧憬。

幸好有讲台这一片天地,让他可以为中国农机教育事业贡献心血。尚书旗这样说,“台下的每一双眼睛,都让我看到农机事业的前程。 引导他们认识这个事业、了解这个事业、爱上这个事业、献身于这个事业,这是我的职责,更是我的使命。”

多年来,尚书旗已经淡化了为农业机械化教学科研事业持续发展所付出的艰辛和劳累。

为了攀登科学高峰,他在教书之余还勤奋学习。1984年去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机设计制造专业进修,1987年又考上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研究生,为进入农业机械化科研第一线打下了坚实基础。2005年,他从沈阳农业大学毕业,并以优秀博士论文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他被遴选为沈阳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此外他还担任中国农业机械化重大规划或计划制定的评审员等职务。这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农机之路,铺垫了走上“新中国成立60周年农机推广功勋人物”的路。

而他,也在看似枯燥的学术舞台上演绎了丰富而又精彩的人生。

农业机械化要有大发展

尚书旗的幸福感,不仅来自卓有成就的广大学生,还来自那一台台的收获机。

尚书旗认为,中国农业的主要出路在于规模经营,而实现规模经营必须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必须提高农业机械化科研水平和教育水平。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各个地区、各个种植作物之间都有较大差距。与国外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刻苦攻关、缩小与国外的差距,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造福于广大百姓,这是当务之急。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作为院长和学科带头人的他,牢记党的宗旨,用不断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实践着“为人民服务”,自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出更多技术人员,培养更多的农机人。

农业机械化要有大发展,需要一批肯吃苦、肯钻研、肯奉献的接班人。在他和同仁们的努力下,学校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办学实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除了在科研上不断创新,学院还在人才培养上特别重视与生产实际的紧密联系。学院多方联系校外企业,长期与校外企业共建实习基地,除了满足学生的校外实习以外,还保持着紧密的技术合作和交流。

在科研攻关中,他注重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解决农业机械化在推广应用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凡是果实埋在地里的农作物,他都想涉足。他的科研前景,远大而又实际。

这些年,尚书旗走遍了北京、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市的大小农机推广会,以座谈、报告、讲座、交流等各种方式,在生产第一线为农机技术员、农机用户传经送宝。在他的家乡山东省,作为首屈一指的农机专家,农机推广更是他的分内事了。短短几年之内,他几乎已经走遍了全省各地。

而身为IAMFE主席期间,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不仅要发展好中国的田间试验机械化,还要和一直以来对此投入不多的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加强联系,只有发展好亚太地区几个主要国家的合作,才能真正实现接任主席位置时“为亚太地区做点事情”的承诺。

“站得多高,决定看得多远。我还想进一步引导有能力的同行关注非洲地区、美洲地区的农业问题,不能因为你是中国国籍的研究人员,就只盯着中国的问题。当然,国外好的技术、产品,我们也要大力在国内推广!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嘛!”这位中国主席谋划着。

农业机械化事业是永恒的,教书育人是无止境的。

尚书旗的出色工作得到了党组织的充分肯定。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省级优秀教师……一项项荣誉称号的背后,是他的攀登不停、奉献不止。是一位质朴无华的老共产党员,默默实践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言承诺,对理想人生的不懈追求。

作者:周维维    阅读:0
分享: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电话:0532-58957222
邮编:266109
邮箱:xwzx@qau.edu.cn